“笨办法”也是好方法

2025年05月09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张剀

■记者手记

“总有人问我,采写好一个人物有什么捷径或技巧。我觉得没有,因为我一直用的都是笨办法。”4月24日下午,新华社高级记者张严平在2025年度中国税务报社驻站记者和骨干通讯员培训班授课时说的这句话,引发了很多驻站记者和通讯员的共鸣。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人们在工作中难免会想,如果有一种既节约时间又很有成效的“巧办法”,岂不是很好?就新闻采写而言,工作材料里面摘一点,互联网上抄一点,“蜻蜓点水”式地采一点,也许也能写一篇文章,但这样的文章往往是大地上的“浮土”,微风一吹就被刮走了,很难在读者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深入采访从来都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让自己走进采访对象的生活和工作日常,把自己沉入时光的河流,让那些沾满泥土的细节漫过笔尖。

如今,税务系统正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整体提升税费治理效能,有很多精彩瞬间值得我们去捕捉,有很多税务故事值得我们去挖掘,有很多典型人物值得我们去发现。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讲好税务故事,仅仅掌握几个数据、采访几个事例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税收宣传工作者,我们要有用好“笨办法”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