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一企”合规带动“一起”合规

2025年05月12日 版次:01        作者:黄浦 陈颖

企业合规经营是法治社会背景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日,在有“锶都”之称的重庆市大足区,重庆元和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和化工)在全国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到“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已审核通过,公司诚信记录再添精彩一笔。

元和化工坚持重信守信护信,连续10年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质量诚信企业”;近10年销售收入稳步增长,累计缴纳税款6500余万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锶盐深加工企业。

从诚信理念到合规体系:合规内化为企业发展基因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打开公司官网元和化工网,在企业经营理念网页,“诚实守信”四个字十分醒目。“这绝不是一句口号。”元和化工法定代表人曹理香说。

元和化工成立于2004年。就在当年,公司发货部门有一次把产品“无水氯化锶”当成“六水氯化锶”发给了客户。这两种产品外形相近,但用途完全不同。公司发现后第一时间向客户道歉,连夜运回错发的产品并重新发货,赶在承诺交付的时间内完成了订单。客户看中元和化工的诚信品格,主动要求与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事教人一次就够。此后,我们更加珍视诚信的价值,自觉践行合规经营理念。”曹理香说。

财税合规是合规经营的重要一部分。元和化工副总经理徐彬介绍,2015年,元和化工首次被评为A级纳税人。在申请评定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还是纸质票据和账簿,公司财务部门耗费了不少时间复核校对,才保证了创A成功。“创A不易,我们必须守住。之后,我们采购了电子财务管理系统,这是最划算的一笔投资。”徐彬表示,通过财务电子化,公司实现“业务—财务—税务”一体化管理,业务数据和财税数据归集、核算时长压缩80%以上,既节约了管理成本,又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准性。

有了数字化手段,2017年,元和化工聚焦税务合规机制建设,构建了“制度+团队”的税务合规内控体系。徐彬介绍,在机制方面,该公司实行“双审三查”机制,即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同步审核原始凭证,确保票据真实性;会计录入、主管复核、第三方审计机构抽检三道把关,防范潜在税务风险。

在团队建设方面,元和化工组建了专门的税务管理团队,聘用税务专业人才,专人专岗对涉税事项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管理。事前,团队对重大投资决策和经营事项,科学做好税费测算;事中,加强适用税费政策准确性、涉税节点完整性审核,防范涉税风险;事后,加强档案整理,归纳涉税留存备查资料。同时,元和化工运用测算偏差率、审核通过率、备查缺失率三个指标,开展内部监督考核;对考取相应会计职称的人员给予工资提级的激励奖励,推动税务内部管理工作规范运转。

徐彬表示,凭借完整的内控体系,公司在发票开具、票据报销等方面的差错大幅减少97%,审核通过率超95%、备查缺失率低于1%,公司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显著提升。

多部门打造合规支持网络:助企走稳合规经营每一步

合规建设,除了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治理流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也必不可少。近年来,重庆税务等部门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强化日常管理、风险预警、宣传辅导,助力企业走稳合规经营每一步。

大足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淑明介绍,该局常态化运用征纳互动等平台推送税费政策和风险提示信息,依托“税企面对面·三访三问”机制,定期走访问需,对企业原材料采购、研发生产、财务核算、纳税申报等方面提出税务合规建议,帮助企业防范涉税风险。

元和化工财务负责人甘连回忆,2023年11月纳税申报期,公司财务人员一时粗心大意,在申报印花税时未注意到税款所属期,错误选择为2020年11月,导致未按规定期限纳税申报。根据纳税信用评价相关规定,未按规定期限纳税申报将被信用扣分,扣分后元和化工很可能与A级纳税人失之交臂。

大足区税务局干部在系统发现元和化工的逾期申报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并按照信用管理规定,向企业宣传辅导信用修复的相关政策和操作流程。“在税务部门的提醒和辅导下,我们及时更正申报,申请了纳税信用修复,守住了A级纳税信用。”甘连说,当时国家税务总局出台新规,对纳税信用A级企业,下一年度起评分提高1分,连续评为A级的可累积提高,这一新规给予企业纠错空间,激励守信企业更好发展。

信用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多部门合力。大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黎卫东表示,税务与科技、园区管委会等部门联动协作,组建助企服务团,推出“信用画像+分类指导”机制,根据企业信用潜在风险点,提供合规经营的定制化指导。同时,依托大足区打造的“税费精诚共治平台”‌,整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专利成果等120余类数据。税务部门获取企业申报专利或者资质变更等信息后,第一时间向企业推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适用方案,解决企业享受政策慢、判断条件难等问题,同时联合多部门上门服务,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合规支持网络。

重庆工程学院财务与数据管理系教授王晓宁认为,合规经营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税务部门加强合规经营引导,有利于降低企业因违法违规产生的潜在风险和隐性成本,减少恶性竞争,进一步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创造长期价值奠定良好基础,形成“合规经营—市场认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信用赋能:以合规引导产业链企业重信守信

纳税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财务核算、税务申报、税款缴纳等方面合规的直观体现。近年来,随着纳税信用更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多领域,企业“无形”的信用变成了“有形”的价值。

“谈合作,最看重信用。特别是出口业务,隔山跨海,风险大且不易把控。A级纳税信用成了公司的‘金名片’,大大提升了业界竞争力。”徐彬介绍,凭借“十连A”纳税信用记录,公司多次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客户与合作伙伴青睐。10年来,公司成功进入21个国家的供应链体系,与日本、韩国、南非等国家的131户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出口率接近60%,累计签约合同近4000单,海外年均订单合同从2014年的48单增加到2024年的135单,增长181%。

凭借A级纳税信用,元和化工还享受到融资贷款方面的便利。2025年,该公司通过“税易贷”和其他信用贷款获得多家银行无抵押贷款4000万元,利率较基准利率下浮25%,融资成本同比下降37%。据统计,最近5年,该公司累计获得信用类融资9500万元,技术创新有了更多资金保障,建成了年产7500吨硝酸锶、10000吨氯化锶、3000吨无水氯化锶的国内先进水平生产线,实现行业独有的全封闭、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工艺。

在元和化工的示范带动下,锶盐产业链条企业也更加注重维护纳税信用。据了解,元和化工将A级纳税人合作方纳入“白名单”,对“白名单”供应商提供订单份额保障、账款优先支付等政策,对“白名单”购货商给予延长30天付款账期、订单优先分配等政策,推动上下游企业更加注重纳税信用评价,主动提升信用等级。目前“白名单”企业占其合作商总量的60%,形成“信用等级越高—合作黏性越强”的良性循环‌。

作为元和化工“白名单”供应商之一,宁夏骏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芳说:“元和化工的采购量占公司总业务量的30%,我们重视纳税信用,不单单是满足客户信任和需要,也是在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大家都重视纳税信用,整个产业链条都将齐头并进、健康发展。”

曹理香表示,元和化工将进一步加强税务合规管理,充分利用信用等级优势,将合规红利转化为创新动能,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共享合规建设成果,带动更多企业争当诚信经营的践行者、依法纳税的示范者、社会责任的担当者,共建公平公正、长远发展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