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戴万春的办公室,便会被他办公桌上摞得高高的工作日记吸引。像这样的工作日记,戴万春有107本。对于这位“全国先进工作者”来说,这些写满日常工作点滴的日记,记录着他从税35年的人生轨迹和不变初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这是戴万春工作日记里的一句话。戴万春是国家税务总局大庆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他走过6个地市,有着15年地市级税务局“一把手”的工作经验,调查研究是他的基本功。
2023年,他刚到大庆市税务局任职,就按照“四不两直”方式走遍了全市11个县区局的办税服务厅和38个基层税务分局(所)。
“基层服务窗口离群众最近,面向群众的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他说。为了规范基层分局(所)建设,戴万春带着市局9个责任部门先后召开了5轮推进会,12次到基层一线。在一次基层调研座谈会上,一个税务所的网格员反映,有一条餐饮街的12家商户,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不能办理营业执照,无法以经营主体身份领用发票,需要发票只能到税务部门代开,很不方便。
调研结束后,戴万春指导属地税务部门统筹协调市、区两级税务部门与市场监管、街道办事处和无照商户,采取四方联席会议和协商会签等方式,集中为12家商户办理了临时税务登记,解决了商户“用票难”和基层税务所“投诉多”的烦恼。
提升群众办税缴费体验也是戴万春调查研究的“必答题”。他带领相关部门反复研究论证,在整合原有办税资源的基础上,优化办税服务厅功能分区和布局,拓展新电子税务局等多元化办税途径,通过“减窗去厅优中台、数据风险强后台”,让纳税人缴费人办理税费事项时“不见面,办更好,更好办”。
如今,大庆市基层税务分局(所)和办税服务厅打造的“以线上办理为核心、税务分局(所)为辅助、自助办税网点为延伸、办税服务厅为兜底”的层级税费服务矩阵,不仅逐级分流纳税人缴费人,还显著提升了税费事项办理效率,由此培育出全国税务系统“枫桥式”税务所先进典型,实现从传统滞后到智慧超前的跨越式发展。
“让‘勤学善作、人优业精’成为选人用人方向”
在戴万春的工作日记中,有两本是记录局里的人才培养工作的。
惜才、爱才、用才、助才的他,组织相关部门制定青年干部培养规划,他的记录本里写着“勤学善作、人优业精”,这也是他选人用人的方向。
(下转B2版)
(上接B1版)
在他的要求和带动下,全市税务系统练兵比武常态化,11个县区局组建了48个学习兴趣小组,在全省岗位练兵业务比武中名列前茅,屡创佳绩。
大庆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干部安慧峰,在市局倡导“全员大学习”的浓厚氛围中,积极参与稽查工作,迅速成长为稽查业务的行家里手,在2023年全市税务系统“择优比选”考试中,成绩优异的他被选拔为跨区稽查局副局长。“学在日常,业精于勤,市局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帮助我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安慧峰说。
像安慧峰一样通过学习获得成长的青年干部不在少数。近年来,大庆市税务系统培育全国税务领军人才1人,培养全省税务系统青年才俊23人,入选省市级税务人才库157人,为税收事业发展储备了优秀人才。
“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律己修身、带好队伍”
同事都说,戴万春对工作充满热情,甚至有些“狂热”,而他的生活则有些“乏善可陈”。一碗粥、一个馒头、一盘小菜、通常是他晚餐的全部。如果能在饭后看一会儿红色主题电视剧,就是他最大的休闲与放松。电视剧中那些打动他的情节,总会被他记录下来,写在日记本里,成为他讲党课的重要内容,语重心长讲给干部职工听,他总强调“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律己修身、带好队伍”。
数年如一日,从省局到地市税务局,异地就职的18年里,家成了他最大的牵挂,但他早已习惯把牵挂和压力藏在心里,眼里总是举重若轻的淡定和从容。
“现在,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正在推进,还有3年我就退休了,我要努力站好这最后一班岗。”说起工作,戴万春的眼睛里闪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