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当攻坚克难的“闯”关人

2025年05月12日 版次:07        作者:抚顺市税务局稽查局副局长 魏闯

5月的抚顺,下过雨后,空气中裹着泥土的气息,将我带回12年前那个雨后的清晨。怀揣着忐忑与憧憬,我踏入税务工作的大门。从那刻起,“闯”不再仅仅是我的名字,而是推动我在挑战中追寻梦想的力量。

把“闯劲儿”变成“干劲儿”

犹记得2013年夏天,我考入辽宁省抚顺县地税局稽查局,正逢科室人员调整,稽查审理岗位空缺,初出茅庐的我满心想要挑战这个岗位。老同事好心劝我:“小魏,稽查审理门槛高,没有财税基础根本干不了。”可那时年轻气盛的我,总觉得没有翻不过的山。稽查局长看着我坚定的眼神,欣慰地说:“好,有闯劲儿,我带着你干!”

然而,真正学起来才知道,财税知识比想象中难得多。为了攻克难关,我自创了一套“三比对学习法”:反复对照案卷和税法条文,仔细比对案例与实务操作,认真比较自己的理解和专家的意见。那段时间,我的办公桌上,左边是厚厚的税收法典,右边堆满待审的案卷。检查股的老大哥见我认真肯学,临退休前把一本写满工作经验的小册子送给我,这份鼓励既让我感动也给了我坚持的动力。

那之后,是无数个奋战的日夜。从2013年到2017年,我参与办理了150多件稽查案件,和同事一起查补税款1500多万元,选案准确率始终保持100%。我参与制作的《稽查程序量化表》,创新采用“纸质预审+系统录入”双轨模式,让案件退回率大幅下降,平均办件周期大大缩短。

从“税务小白”转变为大家眼中的业务能手。在“金税三期”系统上线攻坚期,我结合实操经验绘制《系统操作流程图解》,向大家详细讲解。

有“闯劲儿”就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当我以为已经吃透稽查条线业务知识时,2019年底,我被调到国家税务总局抚顺县税务局上马税务所主持工作。我发现,在新的岗位上除了干稽查,还得会征管,而这是我从没接触过的领域。我骨子里的“闯劲儿”再次被激发。

上马税务所辖区大、企业少,纳税人还特别分散。我刚来没多久,就赶上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改革后的首个汇算年度,怎么能让山里的乡亲也能享受政策红利?我带着团队开着“税收服务大篷车”,跑了60多公里山路,连着5天用手机帮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汇算申报。一路操作下来,平均每人退税200多元,乡亲们喜笑颜开。

攻坚的脚步一旦迈出就不会停歇。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出台不久,一天晚上,我接到抚顺市新鑫达炉料厂的电话。电话那头,企业人员十分焦急,说企业经营困难,希望能尽快拿到退税款,否则年前就发不出工资了。

为了帮企业渡过难关,让大家能过个好年,我立刻赶回单位,带着团队仔细核验企业3年60多本账目,并到企业盘点库存,把8天的工作量压缩到3天,让310多万元留抵退税款及时打到企业账上。看着企业顺利拿到这笔“救急钱”,我跟着焦虑的心也放了下来。

以“闯劲儿”点燃爱心之火

2024年,我开始担任抚顺市税务系统团工委书记,如何凝聚青年力量,成为我思考的新课题。

记得还在上马税务所时,一次到农村入户走访,孩子们眼中的渴望和向往深深触动了我。来到国家税务总局抚顺市税务局后,我作为团工委书记组织成立了“抚税青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启动“税圆星愿 筑梦童行”项目,并向全市税务系统发出爱心召集令,得到青年干部的积极响应。目前,根据孩子们的“微心愿”清单,我们已累计为福利院、农村小学送去价值6万元的物资和600余册图书。

实践中,我提出的“1+5+N”团工委工作法也在探索中逐渐明晰,即“团工委引领、5支特色队伍支撑、N个定制项目赋能”。随即,“抚税锋火”理论主播团队、“螺丝钉”青年创新工作室等平台相继成立。这些年,我们也接连捧回了省级文明标兵、省级红旗团支部等多项荣誉。

今年1月,我走上了抚顺市税务局稽查局副局长的新岗位。我深知成绩只是过去的勋章,如今获得“新时代青年先锋”奖对我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最有挑战性的“闯”,永远在下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里。我会继续和同事们并肩作战,争当攻坚克难的“闯”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