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津:“人在哪,责任与使命就在哪”

2025年05月12日 版次:08        作者:匡雯 本报记者 贺艳

从优化办税服务厅服务到防范行业涉税风险,再到带队参与抢险救灾,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潼南区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干部杜林津用行动诠释了“人在哪,责任与使命就在哪”。潼南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岑远春评价:“虽然进入系统才4年多时间,小杜已历经多岗位历练,既有专业深度又有担当力度,为青年干部成长树起了标杆。”

新人想出“新点子”

前不久,在潼南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纳税人陈先生拿出手机熟练地扫码,对照视频自主完成了业务办理,前后花费不到10分钟。陈先生说:“现在这里很多业务都可以通过扫码,按照视频学习操作,简单又便捷。”

这份便捷源于当时还是税务新人的杜林津的一次尝试。2021年初,到潼南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工作才两个多月的杜林津发现,自助办税区经常排起长队,一些纳税人围着设备团团转,工作人员也很忙碌。

“能不能把办税辅导流程‘装进手机’,让办税人员可以对照操作?”杜林津利用下班时间,经过20多次修改完善,制作出一个办税操作视频,还加上了方言配音。操作视频一投入使用,就获得办税人员好评。

这一创新迅速在全局推广,并推动了全局数字化服务的升级行动。在潼南区税务局党委支持下,2021年7月,杜林津牵头组建“智税青年攻坚组”。以“码上便民”为核心,团队又制作了20余个涵盖政策查询、高频业务操作等的视频教程,配合“潼税之声”云课堂直播答疑,实现了线上教学和实时互动双服务。

目前,潼南区3.8万户纳税人年均减少排队超1.2万小时,自主办税效率提升60%。

新兵也能“打头阵”

2022年10月,杜林津调到潼南区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工作。2023年,杜林津和同事发现潼南区有72户无仓储成品油企业购销数据复杂,存在虚开发票风险。他主动请缨,白天比对加油站液位仪数据、油罐车GPS轨迹,晚上分析申报表进销存差异。在确定某企业物流票流不符后,杜林津和团队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实地核查油罐容积,最终锁定2户虚开发票企业,调减17户企业发票额度1.45亿元。

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刘旭东感慨地说:“过去总觉得青年干部缺实战历练。小杜用行动证明,只要有责任感,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如今,杜林津已成为成品油税收监管领域的“尖兵”。2024年,他继续按照“税务牵头、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思路,牵头搭建起“数据筛查—实地核验—联合执法”三级监管矩阵,通过税收数据系统比对进销数据锁定异常企业,带队实地核查油品流转链条,针对非法加油车创新运用热力图精准分析。同时,他还牵头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缩短异常数据响应时间。

2024年,潼南区税务局累计排查成品油涉税风险企业6户,挽回税款损失120余万元。

“大块头”有副热心肠

杜林津身材高大结实,有一颗热心公益的心。他从上大学起便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去山区支教,到社区帮扶。

2022年,杜林津担任潼南区税务局团委书记后,经常组织该局青年干部参加志愿服务,并组建起一支100余人的“与税潼行”志愿服务队。

2023年7月28日,涪江洪峰过境潼南。当天深夜,杜林津在“与税潼行”志愿服务群发出召集令:“柏梓镇还有大量群众家中有淤泥,需15名志愿者帮助清理!”消息弹出瞬间,一条条“我加入”的回复刷屏。在杜林津带领下,大家马不停蹄赶往受灾乡镇,搬电器桌椅、清污水淤泥、运渣滓垃圾,历经5个小时,帮助20余户受灾群众完成了淤泥清理。

如今,“与税潼行”志愿服务队已累计服务4200小时。他们为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127个,帮助农户销售滞销蔬菜20余吨,结对帮扶困难家庭45户。

几年来,杜林津已获得“重庆市优秀共青团员”“潼南区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后,面对赞扬,他只是谦虚地说:“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我将继续干好本职工作,责任指向哪里,我就奔赴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