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争议就向税费争议调解室的“税务管家”求助、简单税费业务在窗口“即办即走”……如今,“有事找调解室”“难事找专家团”“简事即办即走”在湖南省邵阳市已渐渐成为纳税人缴费人的共识。
国家税务总局邵阳市税务局有效融合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理念与智慧税务技术手段,力求“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监管不越位”。2024年以来,该局先后获评湖南省“八大行动”之“实施改革攻坚行动”表现优异单位、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连续两年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全省排名前列。
“枫桥经验”化解争议:
从“被动受理”到“主动响应”
“多亏了调解室的‘税务管家’,不然我们和供应商的发票纠纷真不知道怎么解决。”最近,一家建筑企业财务负责人刘先生回忆起不久前的经历时感慨道。刘先生介绍,企业当时因上游供应商失联无法取得建材进货购销发票,面临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扣除难题。他将这一情况反馈至邵阳市大祥区税务局税费争议调解室。了解情况后,税费争议调解室干部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联合税源管理部门通过发票电子底账系统追溯交易链条,最终协助企业取得佐证资料,解决了难题。
这是邵阳市税务局推行“1+2+N”矛盾调解机制的一个缩影。邵阳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志高介绍,2024年邵阳市税务局融合全市“枫桥式”税务所建设经验做法,推出“1+2+N”矛盾调解机制。“1”即1个税费争议调解室,配备专职调解员和法律顾问;“2”指线上线下双渠道受理平台,纳税人缴费人可通过办税服务厅现场提交申请诉求;“N”则是税务联动司法、市场监管、行业协会等多个外部单位,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用专业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吴志高说,该局还建立了“争议预防—快速响应—跟踪回访”全流程机制:每月分析通过12366热线、办税服务厅意见簿等渠道反映的诉求,梳理高频争议点,制作《税费风险提示清单》;建立由业务骨干、公职律师、税务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共同针对注销清税、跨境劳务计税等复杂税费问题进行专题“会诊”;争议解决后7个工作日内开展回访,确保“案结事了心服”。据统计,“1+2+N”矛盾调解机制建立以来,共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涉税诉求274件次,调解纳税人缴费人矛盾纠纷27件次。
“即办即走”破题增效:
小窗口撬动服务质效大提升
在邵东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楼,税务“简事快办”窗口的红色标识格外醒目。在一家涉税服务机构任职的刘女士是办税服务厅的“常客”,于今年初在“简事快办”窗口进行了实名认证,目前累计在“简事快办”窗口办理近百笔业务。她称赞道:“以前取号排队至少需要5分钟,现在随到随办,个税密码重置、税务登记信息变更等简单涉税业务的办理就像在银行ATM机上操作一样方便。”
据悉,税务“简事快办”窗口最初设立是为了推动发票审批业务,发展至今,已成为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小急难”的场所。
邵东市税务局这一举措源于2024年6月办税服务厅干部做的一次导税记录分析。2024年上半年,该局电子税务局密码重置、税务登记信息变更等简易业务咨询量占比达35%,然而纳税人缴费人的平均等待时间为5分钟。“简单的业务不应该困在复杂的流程里,否则既占用纳税人缴费人时间,又影响有复杂税费业务办理需求的纳税人缴费人。”邵东市税务局第一办税服务厅负责人罗伟民介绍,针对这一情况,该局于2024年7月梳理出4大类18项“即办清单”,涵盖个人所得税密码重置、代开发票审核、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等简易高频事项,实行“一窗受理、资料容缺、即时办结”。
今年以来,税务“简事快办”窗口累计办理业务近千件次,大厅取号量同比下降20%,纳税人缴费人平均等待时长从5分钟缩短至2分钟。这一“即办即走”办税举措获当地政府充分肯定,相关经验做法被当地政府在辖区机关事业单位中复制推广。
邵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林荫表示:“我们将继续在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的实践中持续探索,让办税服务厅成为税收现代化的‘展示窗口’、征纳关系的‘连心桥梁’、基层治理的‘创新支点’,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