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产品“合意性” 让纳税人更多受益

2025年05月14日 版次:08        作者:柳华平 黄冶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众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对纳税人相应权利的保障更加关注。保障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财税体制的健全,也有助于缓和减少征纳矛盾、提升税法遵从度。由财税学者姚轩鸽所著的《纳税人尊严论》一书,对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或之后所获得的心理体验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结合经济、政治、道德与文化4类要素,从税制和预算制度两方面开展分析,构建起“概念—结构—类型—性质”的系统性研究框架,从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性、制度刚性与人文关怀的兼容性等方面对现代税收文明进行探讨。

作者认为,财税体制与国民尊严之间是一种正相关关系。财税体制本身既是提升国民尊严的公共产品,也是保障优质公共产品供给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应该更多地提高其“合意性”,也就是“以人为本”。财税体制改革应致力于增进国民福祉,为国家公共产品的生产供应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全社会和国民的分配总量增加。在提高财税公共产品的“合意性”水平方面,书中还提出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完善纳税人表达机制、强化纳税人权益维护机制建设,将诚信节俭等道德原则融入税收营商环境建设等建议。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成都市东部新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