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黑龙江省黑河市,“立夏”未入夏,气温回升,草木葱茏,仍处于繁忙的春耕时节。春耕从一粒种子开始,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农民全年收成。国家税务总局黑河市税务局聚焦种子企业发展需求,以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深化“税银互动”、实施“一企一策”等举措,着力提升种子企业纳税信用级别和合规经营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好信用真的能“换钱”
“凭借A级纳税信用,我们申请贷款无须抵押,好的纳税信用真的能‘换钱’。”近日,A级纳税信用带来的“真金白银”,让嫩江市远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尹承福喜上眉梢。
随着业务不断拓展,远东种业大豆种子订单量不断增加,在扩大产能、创新研发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大,对流动资金需求增加。尹承福介绍,前不久,在税务干部的辅导下,该公司及时修正了“未填报财务报表”等业务办理时出现的失误,并凭借A级纳税信用等级,通过“税银互动”获得了293万元贷款,帮助该公司稳住了资金链。“税务部门定期为企业进行‘健康体检’,帮助我们排查潜在的涉税风险,让我们能够及时纠正申报错误,稳健地走好发展之路。”尹承福说。
纳税信用贷款及时到账,为远东种业备战春耕提供了资金保障。目前,该公司已经接到420余笔,总金额2400万元的豆种订单,自主研发的“嫩奥”系列10个大豆品种“走”出龙江,销往内蒙古、新疆等地。“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将加强税务管理,努力‘争A守A’,让黑河生产的放心种子播撒得更广、更远。”尹承福说。
“金名片”引来大客户
在富尔五大连池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一阵阵机器的轰鸣声划破清晨的寂静。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粒粒金灿灿的大豆原种在流水线上经历筛选、灌装、封口等一系列工序,通过传送带码放装车,销往省内外。
在该公司销售展示大厅,一捆捆不同品种的大豆一字排开。“这是黑河43、五豆188、登科13号……”负责人施海鹏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近年来,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纳税信用等级也不断提升,2023年纳税信用等级由M级修复到B级,2024年达到了A级,公司的税务管理越来越规范。
谈及纳税信用级别提升给公司带来的变化,施海鹏说,受益于诚信纳税这张“金名片”,公司更容易得到客户信任,拥有安全性状证书的多家权威生物育种企业主动选择与他们合作。“今年春耕,我们的订单明显增加,年销售额预计较上年增长20%以上,有望达到1.45亿元。”施海鹏说。
守信者受益享“甜头”
走进五大连池市东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研发实验室,大豆种子已发出嫩芽,实验员正在按照规程操作,严格控制湿度、温度、光照等因素,准确记录各批次芽势、芽率、病斑率等数据。
东农种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种子生产企业。2024年,公司投入750万元用于种子研发,建设了种子繁育基地2个,参加国家联合体玉米品种试验8个、省内大豆试验品种4个。“受益于A级纳税信用,公司办税缴费享受绿色通道服务。税务部门为我们匹配了税务‘管家’,审核资料更简化,还能以最快的速度享受到税费红利。”该公司总经理卢艳钢说。
据悉,随着春耕推进,该公司种子销量增加,发票使用量随之加大。“税务干部主动来企业询问发票供应情况,因公司纳税信用等综合指标优秀,税务部门还加快了线上审批速度,为我们办理了发票增量,并提醒我们加强发票管理,防范虚开风险。”卢艳钢说,获得充足的发票供应后,企业能够加紧生产,保障了春耕期间的开票需求,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黑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立涛表示,该局将深化运用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健全分类管理机制,对种子企业的发票使用、经营状况等关键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同时,通过定期开展政策培训、精准推送涉税风险提示等方式,帮助企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助力种子企业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