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岛“乡创客” “合规”伴成长

2025年05月19日 版次:03        作者:陈露冰 杨子航 本报记者 虞立教

浙江省舟山市依托该市“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等项目,近几年吸引近2500名从事现代农业、乡村文旅的“乡创客”到本地发展乡创企业,带动就业超2万人。国家税务总局舟山市税务局适时推出“乡创客合规陪伴计划”,制作乡创企业涉税风险自查清单等,为乡创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推出“乡创客合规陪伴计划”

被誉为“千岛之城”的舟山市共有海岛2085个,2022年,舟山市政府启动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通过“一岛一品、一岛一策”差异化发展路径,激发海岛发展内生动力。“小岛你好”高校创客项目是“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高校创新资源与海岛特色产业深度融合。3年来,舟山市依托该项目培育扶持了一批由高校“乡创客”主导、依托海洋生态资源发展的乡创企业,他们通过技术创新,探索“农渔文旅商”融合生态产业链建设。

通过大黄鱼野化养殖技术,带领渔民实现增收的桂福坤正是“小岛你好”高校创客项目的扶持对象。桂福坤是大连理工大学港口、海岸和近海工程专业博士,2012年他承包下舟山市对峙村150亩海域,通过建立围栏养殖系统,养殖近20万尾大黄鱼,让养殖大黄鱼口感接近野生,深受市场青睐。

2019年,随着业务扩张,桂福坤成立舟山天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推行大黄鱼野化养殖模式。但他对海水养殖企业适用享受哪些税收政策、研发费用如何归集、环保税如何计算等涉税问题了解不多。“由于企业缺乏财税合规方面的经验,管理体系建设一度艰难。”桂福坤说。

天沐水产公司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例,舟山市乡创企业普遍存在“小而散”的问题,大多数企业政策适用模糊,风险防控意识较弱。为帮助乡创企业合规发展,2020年,舟山市税务部门推出“乡创客合规陪伴计划”,梳理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12项政策指引,制作政策适配、风险预警、合规路径3张清单,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定制乡创企业合规指南等,定期为企业提供精准辅导。

在税务部门帮助下,天沐水产公司建立了“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财税监控台账,规范归集各项费用。桂福坤说,企业规避了涉税风险,发展越来越好,现在已突破自动投喂、智能巡测等多项技术瓶颈,获发明专利20余项。

乡创企业提升纳税信用等级

良好的纳税信用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近几年来,乡创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越来越高,这既源于企业合规意识的增强,也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

诠盛文化旅游发展(舟山)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柳佳艳介绍,近几年,公司除了进行旅游开发,还拓展了信息咨询、产品销售等业务,营业收入逐步提升。为加快多业态融合发展,企业组建财税团队,建立健全内部税务管理机制。但因为业务扩张,企业对兼营业务的税率把握不准,成本费用归集也不准确,从而使纳税信用评分受到影响。

针对这种多业态乡创企业的特点,舟山市税务部门推出“一业一账”分业态核算举措,设计“项目编码+业务类型”双维度台账,梳理包含各种业态的未开票收入、成本税前列支等12项内容的税务风险自查清单。企业每月对照清单自查,提前规避涉税风险。柳佳艳说,现在企业每笔收入、每笔支出都清清楚楚,已连续3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企业”。

为了放大纳税信用的激励作用,舟山市税务部门为连续3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容缺办理、快审快批等12项服务措施。

支持打造“没有围墙的创业园”

舟山市乡创企业众多,涉税业务复杂,为帮助这些企业快速发展,当地政府将人才、资金等资源输往乡村,鼓励一些投资企业以海岛渔村为载体,打造“没有围墙的创业园”,对乡创企业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

舟山市展茅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了“无界乡创生态圈”,这里聚集了近50家乡创企业,涵盖渔家民宿、海藻工坊等多元业态。

展茅乡村振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科飞表示,2022年,园区成立初期,创业者们对农产品免税政策不熟悉,合规意识较弱,当时创业园比较难管理。舟山市税务部门针对创业园的特点,派税务干部到园区调研,精准推送适配的政策清单,利用大数据筛查园区乡创企业涉税风险,定期开展“企业体检”,在“没有围墙的创业园”建起“隐形合规生态圈”。同时,税务部门还在创业园所在的黄杨尖村村委会开设服务点,帮助乡创企业快速办理涉税业务。

目前,像这样“没有围墙的创业园”在舟山市共有10个,聚集乡创企业267家,带动就业3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