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买即退”:以政策创新撬动入境消费

2025年05月21日 版次:05        作者:孙鲲鹏

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宣布将该项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我国成为首个全境覆盖“即买即退”政策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通过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显现与释放。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尺,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共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入境游客总花费达942亿美元(约合6795亿元人民币),增长77.8%。今年第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2%,我国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旅游和消费目的地。在此背景下,“即买即退”政策全面落地,将进一步激发外国旅客入境消费活力,进一步挖掘各大城市消费潜力,此举作为深化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通过“政策创新—消费提质—扩大开放”,在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改革答卷上落下重要一笔。

离境退税是一种国际通行的消费激励措施,各国在具体规定和执行上存在差异。我国的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场景化覆盖、普惠性设计、即时性退税等方面,几乎全面覆盖小额消费品至高档奢侈品,并提供国际退税服务。

从各国实施离境退税政策的实践来看,依然存在骗取退税、退税成本高昂、数据共享不充分等一些共性问题,从而影响政策效果。对此,欧盟、日本、韩国等经济体在堵塞监管漏洞、提升数字化水平等方面作出探索。

欧盟。依据欧盟第六号增值税指令第147条的规定,构建起“零售出口”退税制度体系,即当消费者为非欧盟居民,且所购商品随身携带或作为托运行李的一部分被带离欧盟边境时,可申请退还商品所含增值税。该制度赋予各成员国自主调整退税最低消费额和退税率的权限,德国为25欧元(约合200元人民币),退税率为11.4%—13.6%;法国为100欧元,退税率约为12%;荷兰为50欧元,退税率为11%—15%,且各成员国可在统一框架内优化实施细则,这样既维护单一市场秩序,又形成差异化消费吸引力。此外,欧盟建立了跨境增值税信息交换系统追踪退税行为,各成员国对未实际离境商品的违规退税行为拥有追溯处罚权。

日本。近年来,部分访日游客掀起“转售牟利潮”,利用商家现场核验护照后直接减免消费税的政策漏洞,并不实际将免税商品带离日本,转而通过非法转售方式牟利。日本政府自2024年起逐步推行改革,一是将“即买即免”调整为“先缴后退”模式,要求入境游客先按含税价购买商品,离境时经海关核验后再予以退税;二是全面废止免税商品邮寄出口的合规认定方式,强制“人货同行”携带出境,并通过数字化系统追踪购买记录与商品流向。此举旨在优化“购买—核验—退税”的监管闭环,平衡激励旅游消费与维护税收秩序的双重目标。

韩国。退税政策主要面向持外国护照且停留境内未超过6个月的旅客和境外居住满2年的韩籍公民,这类游客如在免税店消费满1.5万韩元(约合77元人民币)并在3个月内离境,就有资格对商品所含的增值税申请退税,退税率为3%—7%。韩国退税制度的特色在于构建三级退税通道:商家“即买即退”(税金可直接在结账时扣除)、市区自助机电子退税(退税金额低于7.5万韩元即可直接在自助机办理退税)、机场核验退税(适用大额退税或托运行李,要求商品全新未拆封)。2024年,韩国提高商家“即买即退”的消费上限额度,单次100万韩元,总额500万韩元。

笔者认为,我国后续落实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时宜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际有益经验,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完善数字化退税体系。当前,我国“即买即退”政策已实现流程数字化,如引入信用卡预授权和信用追踪技术等。未来,进一步完善数字化退税体系,应优化数字化退税方式和流程。通过整合全国退税数据,推进不同地区退税流程标准化、线上化,开发统一数字化平台,实现“扫码填单—自助核验—实时到账”。同时,打通跨部门数据壁垒。借助大数据和云服务技术,实现海关、税务部门与商家的数据互联互通,严防“境内转售”等钻空套利行为,并在总结地方试点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

创新信用担保机制。境外旅客无信用卡或信用卡存在异常时,“即买即退”效率将受到影响。可在现有的通过区块链技术追踪游客离境情况的基础上,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建立境外旅客消费信用档案,实现自动化个人信用评级和智能退税。此外,可引入第三方保险机构进行担保,并配套实施风险防控措施。

平衡消费便利与税收管理。当前退税商店多设立在大型商业体内,可考虑将零散商户纳入其中,并据此构建差异化退税流程。针对一些中小商户会计核算不够规范、数字化能力不足的问题,税务部门应重点关注其税务合规风险,引导其加快数字化转型,平衡好改善消费体验和开展税收管理之间的关系。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