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缴的税在开花”

2025年05月21日 版次:06        作者:罗宇

最近,上海高架桥两侧盛放的“花墙”美上热搜。月季盛放,桥体仿佛变成了一条空中花廊。网友直呼,一路繁花相伴,自己在上班路上又被“治愈”了。笔者注意到一位网友的感慨:“这是我缴的税在开花。”这句话,不经意间道出了城市运行背后的逻辑。

城市里一簇簇美丽的花,不是从天而降,也不只是园艺师的一时灵感,而是有一整套城市运转机制在背后默默支持。而这套机制的起点,正是税收。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开在高架桥上的花”,究竟和你我缴纳的税款有怎样的联系。

一朵花的追问:谁养大了我

城市绿化,看似轻盈柔美,实则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硬活儿”。从前期规划设计、植物采购、施工种植,到后续的日常养护、修剪更新、防病虫害,每一环节都需要专业团队长期投入。所有这些开销,从哪里来?答案是:公共财政。再进一步追问,财政的钱从哪来?主要来源,就是我们每个人依法缴纳的税款。

税收种类很多,有些和城市建设关系尤其密切。比如“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简称城建税)是我国政府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来源而设立的一种税种。该税种的征收对象是在我国境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城建税的税率根据纳税人所在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分为7%、5%和1%三个档次。其中,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税率为7%;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在其他地区的,税率为1%。城建税的收入主要用于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道路、桥梁、供水、排水、绿化、环境卫生等项目。可以理解为,我们每一次消费、购物后,企业依法缴纳增值税,同时这些税额将作为城建税的计税依据,会按比例“转为”城建税。换句话说,“高架桥上的花”,就很可能用到了你买咖啡、打车时所“间接贡献”的税收。

除此之外,其他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它们虽然不像城市维护建设税那样“点对点”,但却共同汇入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城市的绿化、美化、基础设施改造等各类支出提供资金保障。所以,一朵花的背后,既有绿化工人的汗水,也有你我缴税的一份心力。

花开好了:“看得见”的治理逻辑

让我们稍稍展开一下:一朵桥上的月季,是怎么从预算表上的一串数字变成现实中的一抹鲜艳的?

首先,税收的征收。无论是企业生产经营,还是个人消费活动,依法缴纳的税款都会汇入国库。其次,这些钱进入财政收入后,政府会结合当年的发展目标和民生需求制定财政预算。比如市政部门会提出“道路实施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提交项目申请。预算一旦获批,就由财政部门拨款,接着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取施工单位与养护公司。施工团队负责将一纸设计图变为现实,把选定的植物以合理的结构铺设在桥体之上,并定期修剪、补种、养护。最后,相关部门还要对绿化的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和公众反馈收集,保障资金花得其所,工程真正惠民。

从“你缴的税”到“桥上的花”,中间跨越了一套成熟完整的财政机制。这是一种将公共资源转化为公共服务的路径,也是一种“看得见”的治理。当城市的美好不再抽象,而是能常常被触摸、每天去“治愈”,那份“我缴纳的税款被善用了”的踏实感,就油然而生了。

笑看花开:出门俱是纳税人

提到“缴税”,很多人第一反应往往是“被动”“支出”“负担”,特别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其实,税收并不是一种单向的“上缴”,它更像是一种集体参与、共同建设的方式。每个人将一小部分收入投入到公共财政中,由政府统筹安排、合理分配,最终再以另一种形式回到我们身边,化为看得见、用得着的城市服务与生活便利。

日常生活中许多“理所当然”的便利,背后都离不开税收的支持。你是否曾在清晨的城市绿道骑行?是否在黄昏的公园散步?是否曾在街角花坛前驻足拍照?这些看似“免费的”体验,这些公园、绿地、花坛的建设和维护,背后是园林工人的劳动、绿化公司的养护方案、市政部门的管理统筹,而这一切的经费,正来自政府的公共预算。说到底,这些城市之美,其实是每个人通过税收“众筹”而来的成果。因此,税并不是“被拿走”,而是“被存起来”——它被储存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并悄悄地“长出来”:长成了街边的一棵树、一簇花、一张长椅、一盏灯,一步步构成了我们熟悉、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更重要的是,在现代财政制度下,这笔“共同资金”的使用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每年,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会依法向社会公开财政预算与支出情况,公众可以在政府官网上看到具体的项目和花费明细,比如某市用了多少资金修建绿化带、整治老旧小区、更新桥梁设施,甚至包括“高架桥绿化提升工程”这样的具体项目。现在,政府越来越重视“阳光财政”的建设——预算公开、过程可查、使用可评、结果可问,让每一笔税款都花得明白、用得安心。

所以,如果最近你被一片花海惊艳到,不妨笑一笑——那真的,是你缴的税,在努力地、默默地,为你开花。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