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皮凯蒂是巴黎经济学院教授,他在22岁时获得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和伦敦经济学院博士学位,并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任教。皮凯蒂长期致力于研究不同国家和时期的收入与财富分配问题,他通过大量历史数据分析了数百年间欧美国家财富分配的演变规律和特征,以及贫富差距的变化趋势。2013年,其著作《21世纪资本论》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皮凯蒂也于当年获得伊尔约・约翰逊经济学奖。
皮凯蒂关注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提出了r>g的核心定律,即资本的平均收益率(r)通常会高于经济增长率(g),这使得财富能够通过资本积累而不断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不均的必然性,并认为如果不加以干预,财富会不断向少数人集中。基于此,皮凯蒂提出了在全球范围内对富人征收累进税来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以避免财富过度集中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和不平等加剧等问题。
以累进税制调节财富分配
皮凯蒂收集了20多个国家从18世纪至今的财富分配数据,研究发现财富分配不平等并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偶然现象,而是贯穿发展始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他以资本(存量)/国民收入(流量)为指标,分析发现历史上存量资本普遍是当年国民收入的6倍—7倍,而社会上1%的人占据了存量资本的绝大部分。这种资本的高度集中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一次例外,即1930年—1950年。这段时间,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资本重新分配,两次工业革命导致经济增长率大幅提高;同时国家职能扩张,以上三个因素,使得20世纪中期资本集中趋势趋缓。但是到了20世纪末,资本再次出现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的趋势。
根据皮凯蒂的计算公式,资本的平均收益率通常在4%—5%,而经济增长率长期来看一般在1%—2%,即资本的收益率增长远远高于工资收入的增长。历史上经济增长率一直呈现低增长态势,这意味着财富的过度积累会导致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当资本积累超过一定限度时,资本的收益率下降,投资的吸引力降低,从而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譬如大多新兴国家在赶超发达国家后,往往会进入低增长,而老龄化的社会将促使储蓄率的提高,由此导致资本收入比提高,这会进一步加剧资本的高度集中,损害社会的民主与公平。
皮凯蒂认为,资本具有无限积累和自我增值的内在特性,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在低增长的新常态社会,资本必然高度集中在垄断财阀手中。而应对方法之一就是用政治强制力量,推行累进制的资本利得税,对极少数垄断财阀征收合理税金,促进教育、医疗、扶贫等公共事业发展。他提到,通过税收调节收入是国家应有的责任,考虑到欧洲大陆发达国家每年投资于教育的金钱仅占国民收入的1%,对垄断财阀、超级富豪所拥有的数倍于国民收入的存量资本征税,将有效推动各项公共事业进展。
但皮凯蒂也提到,此类征税措施会面临以下困难:
一是民族主义、民主、全球化三因素导致的意识形态之争。在一些国家,政治权力把控在财阀手中,这些团体会使国家税收系统倾向于庇护财富集中者,资本利得税率远远低于劳动所得税率,税负承受者往往是中产阶级,而真正的财富则被垄断财阀藏匿。
二是银行不愿意公开共享数据,这使得征税很难公正地展开。现代经济生活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如果银行不能共享数据,税务部门很难掌握公司、个人财富状况,越是富有的人越容易避税。尤其那些建立在避税天堂的银行不提供其客户的财务状况,使得真正的财富持有者躲避了相应的税收责任。
加强国际合作以推动税制改革
皮凯蒂基于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为采用累进税制减少财富分配不平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全球税制改革的背景下,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累进税制。如法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皮凯蒂的理念。法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了较为复杂的累进税率结构,最高税率为45%。高税率主要针对高收入群体。筹集的资金用以改善公共服务和福利,从而间接调节财富分配。一些国家通过细化税率级距,使税负分配更加合理。
皮凯蒂在强调实行累进税制以调节财富分配的同时,还建议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建立全球性的税收协调机制,以应对跨国资本流动和税收竞争等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金融账户等财富信息的跨境流动非常频繁。皮凯蒂强调了财富透明对于税收公平和有效征管的重要性,认为各国应重视金融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只有准确掌握“被隐匿”的财富信息,才能确保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加强金融账户信息的收集和共享。例如,欧盟内部建立了自动交换金融账户信息的机制,成员国之间可以相互获取居民在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信息。这种国际合作机制为全球税制改革提供了支持,使得各国能够更有效地对跨国财富进行征税,并进一步强化国际金融监管、防止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和风险积累,提高市场透明度。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