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一园 孙丽娜 通讯员景梦梦 俞夏冰)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搭建印花税风险管理指标库,不断提升印花税征管质效。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宁波市税务局今年共组织印花税收入29.31亿元,同比增长10.5%。
据了解,印花税是对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具有税源散、税负轻、税额小的特点,是典型的“小税种”。宁波市税务局财产和行为税处处长任立军介绍,随着经济活动日益复杂,涉及的合同种类更加繁杂,纳税人传统的粗放式申报容易导致漏报漏缴,税务部门则因税源明细不清、税额计算不准,很难做到全面、准确监管。
为解决印花税征管难题,宁波市税务局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印花税风险管理指标库,设置合同申报异常率、营业账簿变动差异率、股权转让印花税匹配度等21个指标,开展增值税开票数据、企业财务数据等多源信息整合比对,实现精准扫描印花税申报数据,自动识别申报遗漏、税目适用错误、计税依据异常等风险点。
“比如,指标显示某企业签订的大额购销合同未申报印花税,或某行业营业账簿印花税同比降幅异常,我们会将相应数据推送至基层税务局业务科室,并对基层办结的情况进行抽样核实和‘回头看’,确保风险防控无死角。”宁波市税务局财产和行为税处干部孙加羽说。
宁波市税务局还积极拓展印花税相关数据的分析应用。“我们结合系统中的风险指标,做好股权转让、房土权属转移、企业增资等重点事项的涉税提示,及时帮助纳税人规避因政策不熟悉带来的逾期申报等风险。”宁波市奉化区税务局财产和行为税科干部孙梦莹介绍。
为更好落实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政策,宁波市税务局依托“税银互动”机制,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搭建信息传递机制。“我们力求获取的数据可靠全面,然后精准推送宣传辅导,实现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双轨精准服务。”任立军表示,通过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等政策的精准宣传,今年第一季度宁波市税务局共减免印花税2.5亿元。
“我们刚与银行签订了一笔大额贷款合同,在税务部门的指导下免征了印花税。我们计划用这笔贷款引进新的生产线,预计今年产值能提升30%。”小型微利企业宁波汉信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方莉莉告诉记者。
自2025年4月1日起,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在浙江自贸试验区正式落地,对注册登记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企业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书立的买卖合同,免征印花税。在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财务总监蒋玲告诉记者:“按去年3.2亿美元的离岸贸易额计算,我们今年预计可享受印花税优惠150万元,这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强了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宁波市税务局通过对离岸贸易企业印花税数据的监测,及时掌握政策实施效果,为政策的精准落地提供依据。据初步统计,宁波市符合条件的企业全年预计减免印花税近千万元。
宁波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征管服务,加强风险防控,同时进一步提升印花税数据的分析运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