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官网上,公示了《对陕西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第二批补充备案的公告》,陕西怡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和物业)位列其中,引发公众质疑。一些网友认为,传统物业公司缺乏核心技术研发能力,难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
物业公司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能成为新闻,是因为公众很难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物业公司一般用不上什么高新技术,也似乎没有必要“挤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行列。尽管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回应称,怡和物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是经两轮严格审核的,符合条件”,但似乎并没有打消公众的疑虑。
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类似的事情并非孤例。近年来,一些服装企业、宠物零食企业、茶叶企业等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也在不同范围内引发过质疑。同时,一些企业被取消“高新”身份的消息,也不时见诸报端。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高企认定”官网的公开资料,2024年前11个月,27省份和城市陆续发布了取消3851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公告,原因包括研发费用不达标、日常监管发现不符合高企认定条件和现场核查不符合要求等。
最近一段时间,还有一些“伪高新”被公布。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发出通知,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有关规定,取消济南斯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49家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一家企业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不是看公司名称,也不是看公司类型,而要看其是否满足政策规定的条件。换句话说,如果一家物业公司真的研发了某种高新技术并据此取得了收入,符合政策规定的所有认定条件,那么物业公司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无可厚非;反之,如果一家企业名称中含有“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网络科技”等“科技感”强的词汇,但产品和服务实质上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甚至就是个空壳公司,自然与高新技术企业不沾边。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第二条规定,高新技术企业是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并在中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业。除了专业领域符合国家要求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对企业专利情况、科技研发人员占比、收入及研发费用投入占比等条件均作出明确规定。“这些硬性条件,才是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青县税务局局长盛佳欣说。
“一朝得高新,处处享优惠。”盛佳欣告诉记者,企业取得“高新”身份不仅能提升自身形象,而且能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因此一些企业十分看重“高新”身份。相较于一般企业的25%税率,高新技术企业能够享受更低的税率,从而减轻税负,扩大盈利空间。同时,高新技术企业通常被视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政府会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以鼓励其持续创新和发展。此外,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还是一系列政策性优惠的基本门槛。
不容忽视的是,企业一旦被认定为“伪高新”,也需要付出代价。吉林财经大学中国大企业税收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姜新录提醒企业,应该按年度自查各项指标是否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备,主动申请撤销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待条件符合时,再重新申请。
姜新录告诉记者,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对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关部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其不符合认定条件的,会提请认定机构复核。复核后确认不符合认定条件的“伪高新”,由认定机构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并通知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符合认定条件年度起已享受的税收优惠。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当前经营状况,而且可能对企业信誉和后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如果企业本身就不具备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就不要硬凑,更不要造假。”姜新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