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斯洛伐克: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看年度均值

2025年05月23日 版次:08        作者:张源

斯洛伐克是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主宾国之一。作为首批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有关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斯洛伐克与我国经贸合作较为稳定。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斯洛伐克货物贸易总额约为97.2亿美元。近年来,斯洛伐克致力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大力吸引外资,逐渐形成了以汽车、电子产业为支柱,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市场经济。

普适性税种与地方特色税种并行

2024年,斯洛伐克按照欧盟要求建立了新的税收体系,实行属地和属人相结合的税收管辖制度,相关法律健全、透明统一。斯洛伐克的税种较多,既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常见税种,也有颇具地方特色的占用公共场所税、养狗税、机动车进入和停放老城区税等。

所得税方面,斯洛伐克的企业所得税一般税率为21%,但对于纳税期间收入不超过49790欧元(约合人民币40.16万元)的企业,可以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在斯洛伐克,纳税人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需要根据个人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分列税基A、B、C,分别适用不同税率。具体来看,个人的受雇收入和不动产租赁收入应计入税基A,适用19%和25%的两档累进税率;个人的经营收入应计入税基B,再根据具体金额,判断适用统一的15%较低税率或适用税基A的规定;证券利息、持有股票等其他投资所得构成一个单独的所得类别,计入税基C,除持有股票的收益等部分法律规定可扣除费用的所得外,其他收入均不得扣除任何费用,适用19%的税率。

增值税方面,斯洛伐克增值税分为三档,包括20%的一般税率、10%的低税率、5%的特殊优惠税率。同时,对于一般邮政服务、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销售药品和医疗器具除外)等事项,法律规定了免征增值税优惠。

斯洛伐克特有的税种均为地方税,由地方政府决定是否征收。举例来说,如果纳税人出于专用目的占用公共场所,比如放置用于提供服务的设备、商业设备、游乐园等其他经营设备等,需要缴纳占用公共场所税,税基是以平方米计量的被占用的公共场所面积,税率由地方政府决定,以实际占用的时间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期间。基于此,建议“走出去”企业在投资斯洛伐克的过程中,关注投资地相关的地方税规定。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研发创新活动

早在2015年,斯洛伐克就引入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费优惠制度,在具体规定上与我国的相关政策较为相似。

自2022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正式上调为100%,若纳税人本年度和上一年度的研发费用平均值超过了再往前两个年度的研发费用平均值,超出部分还可以按200%的比例在本年度加计扣除。可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包括研发人员工资、与研发项目直接相关的固定资产折旧、与研发项目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支出(如材料、低值易耗品、差旅费、电费、采暖费、天然气、电信费用、水费和污水处理费等)、研发结果认证费用、软件使用许可费等,但不包括已经给予其他形式补贴的费用。

根据斯洛伐克相关税收法律法规,企业采用“自行判断、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方式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若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后应纳税所得税额为负数,即发生亏损,则亏损部分(包括未扣除的研发费用及其加计扣除金额)可结转至以后年度扣除,最长可以在5个连续纳税年度内扣除。

超过计税基础部分的扣除额可结转至以后年度扣除,最长可以在5个连续纳税年度内扣除。

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斯洛伐克与多数欧盟国家类似,实行了“专利盒制度”,即针对企业来自某种特定类型且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所得(主要为专利权、软件版权、其他实用新型和知识产权相关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为相关收入的50%免征企业所得税。

斯洛伐克已实施全球最低税政策

2023年8月,斯洛伐克财政部发布全球最低税决议草案,并启动立法咨询程序。2023年12月8日,议会以107票赞成通过《第507/2023号法律》,将欧盟最低税指令(2022/2523)转化为国内法,并于当年12月21日由总统签署生效。

根据欧盟指令第50条,斯洛伐克选择将收入纳入规则(IIR)和低税利润规则(UTPR)推迟至2029年实施,转而优先实施合格国内最低补足税(QDMTT),从而保证跨国企业在斯洛伐克境内实体的有效税率不低于15%,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斯洛伐克允许企业使用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准则或斯洛伐克本地会计准则计算利润,在会计准则的选择上赋予了企业一定的灵活性。企业需在财年结束后15个月内提交《GloBE信息报告表》和补足税申报表(过渡期内该时限将延长至18个月),逾期可能面临1500欧元—50000欧元的罚款。

笔者提醒,中国赴斯洛伐克投资的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专项税务健康评估。若企业通过低税辖区控股斯洛伐克实体,可能会面临补足税风险。由于申报要求较为复杂,涉及会计准则转换与信息报告表的填写,此项工作可能增加企业的财务、法务和合规成本,企业可根据评估结果判断影响程度,必要时考虑是否需要调整股权架构或利润分配模式。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