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德清县税务局结合该县生物医药、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三大重点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链条复杂从而带来涉税风险增加的情况,最近利用税收大数据,推出“特征分析—动态监控—全链协同”的税收管理方式,加强重点产业税收管理,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构建风险特征库,明确征管重心
浙江省德清县是长三角地区核心区县和全国百强县。近年来,德清县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生物医药、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为主的重点产业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24年,德清县地区生产总值超720亿元,同比增长5.8%。
因为生物医药、地理信息、人工智能三大重点产业各有特点,各具特征,比如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周期长,地理信息企业数据资产价值难量化,人工智能企业跨境交易活跃等,这就给传统的“一刀切”式的税收管理方式提出新的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2024年4月,德清县税务局以数据为突破口,利用企业纳税申报、信用评级等征管数据,联合当地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打通数据壁垒,获取重点产业相关企业的专利状态、跨境服务贸易清单等关键数据,通过数据建模与分析,梳理三大重点产业特性,构建产业风险特征库,精准识别不同产业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将征管重心聚焦到产业核心业务环节。
对生物医药产业,重点聚焦高额长期研发支出归集、临床试验阶段分期费用管理等可能存在的研发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处理不当的风险;对地理信息产业,特别关注其高附加值数据资产合理摊销、项目制收入确认时点与成本匹配等可能存在的资产摊销不合理、收入成本不匹配风险;对人工智能产业,侧重巨额算力投资分摊、模块化研发费用归集、核心算法权属界定等可能存在的资本性支出分摊错误、研发费用归集模糊风险。
目前,德清县税务局已利用产业风险特征库数据,识别重点产业相关企业风险点460余个,并辅导企业完成整改,帮助企业合规发展。
加强动态监控,防范涉税风险
在掌握重点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德清县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按照“数智分析—风险扫描—应对评价”流程,加强对重点产业相关企业的动态监控,防范涉税风险。
该局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和产业风险特征库数据,先确定监控侧重点,然后分行业分税种设置风险预警阈值,通过“数据+合同”“数据+发票”智能核查,分析比对企业的纳税申报、资金流水等数据,筛查企业涉税风险,并依据风险预警阈值,自动将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对高风险企业及时预警,纳入重点监控与辅导名单;对中低风险企业及时提醒,实现涉税风险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
在对企业进行动态监控中,该局发现县内生物医药企业普遍存在销售费用占比高的现象,可能存在虚构销售费用的风险。他们第一时间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到中、高风险生物医药企业开展专项辅导,讲明经营中可能面临的费用列支不合规、票货分离等风险点,引导企业增强风险意识,完善财务制度、提升核算精度。
截至目前,德清县税务局已对476家企业实施动态监控,为29家拟上市企业提供定制化涉税服务。
将合规管理延伸至产业全链条
德清县税务局还对重点产业实行全链条协同管理,将税务合规管理延伸至重点产业的研、产、供、销全链条,构建起覆盖重点产业上下游企业的立体化税收监管服务体系。
今年初,该局利用产业风险特征库,捕捉重点产业共性特征,梳理出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发票合规性及涉税风险记录等16项通用指标,并以生物医药产业为试点,锚定上游原料药采购等关键环节,推出“医药供应商税收风险防范指引”,为生物医药企业科学评估合作方纳税信用、优化采购决策提供支持,有效规避上游企业失信可能引发的发票异常抵扣、税务连带责任等风险。到现在,该指引已帮助县内生物医药企业识别多笔高风险交易,避免潜在损失120余万元。
今年4月,德清县税务局将防范生物医药产业税收风险的经验拓展至地理信息产业。他们针对地理信息产业链上游高精度测绘设备采购来源复杂、中游数据软件供应商资质难以核验、下游外包测绘项目中可能存在虚开发票风险等问题,在16项通用指标的基础上,增设适合地理信息产业的针对性指标,形成立足地理信息产业链条的“税收风险防范指引”。
德清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计划在其他重点领域也推出“税收风险防范指引”,形成从点到链、从链及面的管理方式,提升整个区域重点产业的税务合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