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陲沃土中扎根

2025年06月30日 版次:05        作者:西克亚·居来提

我的根,深深扎在祖国西陲的帕米尔高原。在新疆乌恰县——那片天山与昆仑山交会、平均海拔近3000米、被称为“中国西极”的壮美土地上,我度过了童年与少年时光。而今,作为乌恰县一名税务干部,我用自己所学回馈家乡。如果税收事业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我甘做它深扎于这片沃土中的根须。

信仰的萌芽

乌恰县群山环绕,民风淳朴,我的父母是这片土地上最朴实的劳动者:父亲是一名邮递员,几十年如一日,不畏路远险阻送达邮件;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常把贫困学生带回家,辅导他们学业并给予关爱。父母作为老党员,他们有在家阅读理论文章的习惯,潜移默化中在我心里播下了信仰的种子。守护边陲、建设家乡的信念,自幼便在我心中萌发。

2010年,我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于对经济学的浓厚兴趣,我主动研读各类经济学经典,《资本论》中对剩余价值的深刻剖析,让我深受启发。

校园北门伫立着中科大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雕像,他“心系祖国,至死不渝”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我。在一次主题为“缅怀郭永怀先生”的班级团日活动中,班主任吴老师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千千万万像郭永怀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回国参与国家建设,才有了祖国如今的繁荣富强。大学时期的思想淬炼,让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优越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榜样的感召

2010年中秋节,晚上的月光皎洁澄净,我再次来到郭永怀先生的雕像前,先生坚毅的面容仿佛在诉说:“哪怕在生命最后一刻,也要心系祖国!”心中的理想和激情汇聚成强烈的信念,我找到班主任,脱口而出:“老师,我想入党!想为建设家乡贡献一份力!”

吴老师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详细为我讲解入党要求和流程,还从书架上挑选了几本书送给我,其中就有《共产党宣言》,当晚我写下入党申请书。这份初心,始于家风熏陶,成于理性探索,最终在郭永怀先生的雕像前升华。

2013年6月,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个月后,我当选为系里的本科党支部书记。身份的转变带来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我带领支委积极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向学弟学妹讲述帕米尔的雪山、科大的精神,一年之中就收到38份入党申请书,创本系历史新高,发展12名党员。这给了我无形的鼓舞,激励我更好地学成回疆,建设家乡。

初心的坚守

大学毕业后,我考进了乌恰县税务局,逐步成长为乌恰县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在深耕税收主业的同时,我充分发挥经济学专业优势,跟踪乌恰县经济发展动态,累计撰写36篇经济调研报告,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特别在2020年,我发现乌恰县坐拥508万吨锌矿储量却面临产业链缺失的困境,撰写了《新疆铅锌产业分析》报告,分析乌恰县铅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潜力,并提出可操作的意见建议。2023年6月,乌恰县成功引进铅锌冶炼项目;2024年2月,当地配套建设光伏风电清洁能源电站。产业链条的逐步形成,为乌恰县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去年税收收入达到9.1亿元。看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家乡发展的动能,那份由信仰支撑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更强了。

近些年,我获得开发建设新疆奖章、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克州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从在郭永怀雕像前立下誓言,到让税徽在祖国西极闪亮,我愿继续扎根在这片沃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