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近日,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主人公千里转运鲜荔枝的故事引人入胜,也让观众看到曾经荔枝运输“难于登天”。往事越千年,曾经高不可攀的贡品,如今不仅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还实现从果树到家庭的“一日达”。恰逢荔枝上市时节,记者走进“妃子笑”“桂味”等品牌荔枝的核心产区广西钦州市,探寻荔枝增产、运输、延链的故事。
数字赋能 产量攀升
走进灵山县百亩荔枝产业园,饱满圆润的荔枝果挂满枝头,沁人心脾的甜香飘满果园……过去,灵山荔枝产业曾面临种植标准化程度低、出果质量低等问题,产量一度不高。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灵山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探索由桂鸟农服平台、无人机+AI自动化作物监测系统、优质农产品供应链三个板块组成的数字农业技术闭环数字农业矩阵,实现了传统种植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
在数字技术赋能下,果农的荔枝产量节节攀升。“今年是荔枝丰产的大年,我们果场种植面积约200亩,总产量预计接近20万公斤,目前每天采摘早荔近3000公斤,主要销往北京和上海等地。”灵山县凤凰果场负责人官志斌介绍。
产量提升,销售订单同样火爆。广西灵山县瑞森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我们网店,即将上市的‘桂花香’荔枝预售量达20多万斤,预售额已突破200多万元。”
在浦北县,“妃子笑”荔枝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近期“妃子笑”荔枝迎来海外订单持续增长。“我们每天稳定向海外市场发运‘妃子笑’荔枝约4万公斤。”浦北县杰茂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茂冠说。
“从传统荔枝种植转向数字化种植,税务部门的支持至关重要。”广西灵山千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璜说,“2025年我们公司预计可享受农产品增值税免税收入额超300万元,这有助于我们将更多资金投入到荔枝品种改良、数字化管理、设备升级等关键领域,持续提升果品品质与挂果率。”
物流升级 鲜味直达
清晨,灵山县邓家村果园里,刚采摘的荔枝被无人机吊运到冷链车旁,村民迅速装运,24小时后就能抵达千里之外的西安。
荔枝实现“当日达”“次日达”,得益于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体系。灵山县引入“曹氏荔枝保鲜技术”,使荔枝保鲜期从3天延长到27天。同时,灵山县依托500亩冷链仓储中心、508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及600余家电商主体,加强与顺丰速运、京东物流等物流、供应链企业合作,构建“冷链物流+电商矩阵”销售网络,提升荔枝采前、采后、保鲜、装运等全产业环节的保鲜技术,实现采集果实和入库预冷的“无缝衔接”。
为服务好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灵山县税务部门针对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通过“政策上门+需求直通”模式,重点围绕交通运输、仓储等行业发展,梳理冷链物流企业可享受的税费政策清单,及时提供办税服务指南及合规经营指引。
作为西南地区首个农业智能产地仓,广西泓科冷链物流仓储中心灵山农产品公共产地仓项目已完成建设。数据显示,该公司自投产运营以来,整体供应链成本降低10%—40%,带动农户7.57万户31.92万人,其中果蔬种植面积约7.2万亩,户均年增收达8000元。“税务部门及时响应我们的涉税诉求,近两年我们享受退抵税额达300余万元,有效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广西泓科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梁女士说。
产业升级 “荔枝+”出圈
“我们研发的这款荔枝醋饮料,口感清新、甜而不涩、香气浓郁,还保留了荔枝中的营养成分,既健康又美味。”广西昊扬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邓洪庆说。
近年来,灵山县深耕荔枝深加工产业发展,目前拥有荔枝干、荔枝酒、荔枝醋、荔枝茶等系列特色产品,形成了全产业链发展态势。2024年,灵山荔枝产业链总产值跨越30亿元大关,现全县共有22家荔枝深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
广西昊扬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持续深耕荔枝产业研发、生产和深加工,推出了“荔之情”荔枝醋饮料等产品。在研发产品的过程中,该公司也遇到了资金难、转型难的问题。税务干部及时对接企业,进行专题辅导,帮助企业精准享受减免税额近5万元。如今,该公司生产的荔枝醋销往全国各地,并间接带动600多名农民增收。
“荔枝+”的产品效应还辐射到了餐饮、民宿等行业。“每到荔枝旺季,我们接待的游客量都会持续攀升,餐饮、住宿的发票需求也比平时高。”灵山县龙武香荔桂味荔枝协会会长韦俱宗说。
灵山县税务局干部走访龙武荔枝核心示范区、广西桂味荔枝农业生态园等核心区域的餐饮店、民宿,解读合规经营、依法纳税相关政策,解决商家涉税疑难问题。
“我们做美食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较小,自己既管店又管财务,对财税知识了解有限,尤其在申报和开票时常遇到问题。”灵山县百鲜餐饮店的老板黄章桓说,税务干部对他们进行业务指导,及时解决了他们的诉求与困难。
日前,2025年广西灵山荔枝文化旅游节开幕。税务部门全力服务餐饮、住宿、特产销售等行业,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