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纳税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其在经营主体生产运营等活动中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构建公平、高效、智能、协同的纳税信用管理体系,需要税务机关从制度设计、技术赋能、服务优化和部门协作等多方面持续完善和推动,以实现纳税信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
厦门税务近期探索实施的纳税信用异议处理机制,是该局完善纳税信用管理制度的有益创新和尝试,为税务机关解决纳税信用管理疑难事项、及时消除纳税人信用异议,提高税务机关纳税信用管理效能,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法和路径。
构建疑难事项解决机制,有效提升信用管理水平。纳税信用管理和企业信用评价是一项涉及众多评价指标和涉税数据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由于征纳信息不对称、企业涉税业务情况复杂等多种因素,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有时会出现偏差。为有效消除纳税信用异议,厦门税务探索建立信用异议分级会商制度,使不同类型、不同复杂程度和处理难度的纳税信用异议事项,实现了针对性分类分级应对。这项制度机制在有效整合法制、税政、征管等部门资源的同时,使纳税信用管理疑难事项处理更为高效。在集体会商的模式下,信用异议事项研讨解决、企业信用复评等工作更为客观和专业,因此相关纳税人均未再对信用评议结果提出异议。从该机制的试点实施效果看,不仅增强了厦门税务信用管理疑难事项处理能力,提高了信用评价结果的纠偏效率,也进一步完善了纳税信用管理制度,促进了纳税信用管理水平提升。
及时回应纳税人关切,有效保障纳税人权益。通过建立信用异议处理机制,厦门税务构建起“信息接收—异议分类—针对性会商—结果反馈”为主要内容、各环节紧密衔接的链条式管理流程,从而畅通了纳税信用异议解决通道,使纳税信用异议的信息接收、会商处理和结果反馈等所有工作环节严谨有序。规范、高效的信用异议会商制度,公正、透明、可溯的异议处理流程,在及时回应纳税人关切、快速纠正信用评价偏差的同时,有效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并为相关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经营、重获发展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者: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