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造车第一城”如何走好产业转型升级路

2025年07月02日 版次:06        作者:林玮孜 王宇航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

作为“民营造车第一城”,浙江省台州市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主赛道,完善整车与零配件全产业链条,打造从研发到售后的全生态运行场景,建设高端引领、全链集成、智慧零碳的“未来汽车城”。国家税务总局台州市税务局最近运用税收大数据,对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等开展分析,提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从税收数据看台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个稳定增长。

经营主体数量稳定增长。从税务登记情况来看,2020年—2024年,台州市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纳税人分别净增390家、650家、500家、523家、509家,发展态势良好。其中,包括浙江永源、台州卡美拉等整车生产企业9家,银轮股份、双环传动、跃岭轮毂等零部件制造企业7300余家,初步形成了“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龙头零部件企业—中小零部件企业”集群式全链条发展的方阵。

市场渗透率稳定上升。一是市场份额持续扩张。近年来,台州市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增长态势,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6603辆,渗透率(新能源汽车销量在汽车市场销量中的占比)仅为4.1%,2021年—2023年渗透率分别为17.4%、34.8%、42.4%,呈逐年攀升趋势。到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年销量8.7518万辆,相较2020年增长超12倍,且渗透率超过5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二是出口销售加快发展。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出口开票额年均增长率达10.6%,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得益于相关税收支持政策,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辆购置税政策自2014年9月起实施,该项政策经4次延期,将实施至2027年底,对促进台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消费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达14.91亿元,同比增长36.79%;享受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船税446.01万元,同比增长63.79%。

税收贡献稳定上升。随着市场不断扩张,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盈利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20年—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从763.8亿元增长至1091.2亿元,年均增幅为9.3%;年均利润总额超38亿元。通常来说,盈利越高,缴纳的税款也越多,对当地的税收贡献也就越大。2020年—2024年,台州市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累计入库税收15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8.5%,快于全市制造业税收年均增长率3.8个百分点,占制造业比重由9.5%提高到10.9%,产业链税收未来趋势向好。其中,新能源汽车制造主企业拉动作用明显,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台州吉利汽车制造的税收贡献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创新。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20年—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销售收入合计4456.1亿元,年均增长8.9%。同期,全市整车制造业企业申报销售收入合计1514.3亿元,整车产销发展势头强劲。在整车企业带动下,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配套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产品覆盖范围不断拓展。据测算,台州汽车零配件销售收入在汽车制造业总收入中占比近八成,其中市内采购金额占比34.5%,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基本实现零配件自给。同时,龙头企业发挥牵引作用。以吉利汽车为例,据统计,吉利汽车临海基地2024年底日产新车已达900辆,今年春节以后,日产突破1000辆。

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和关键推手,近年来,全市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企业自主研发意识不断增强,主动集中资源和力量进行技术攻关。2024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申报研发费用32.4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自主研发费用占比74%,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趋势值得看好。

推动台州市向“未来汽车城”转型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台州推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汽车城”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整车牵引力有待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率不高、新能源转型步伐有待加快等问题,建议从多方面入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政策支持,以优引资。结合市域实际,适时创新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端、消费端、使用端等扶持政策,做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延链强链补链,打造“整零”(整车+零部件)协同产业链生态,吸引更多链条节点企业到台州投资兴业。

融入全球市场,扩大合作。结合国内国际政策环境,帮助企业及时研究调整“出海”战略,尤其是龙头企业应尽快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布局重点市场扩大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外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支持企业到市场潜力大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立创新中心、生产基地,逐步提升海外市场的本土化设计和生产水平。

强化技术支撑,赋能发展。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主体发展的支持力度,围绕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智能网联等核心领域,推动企业加快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抢抓产业人才主体引培,以台州市“500精英计划”等系列引才工程为抓手,加快引进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人才,集中优质资源形成产业发展新引擎。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台州市税务局、三门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