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组资金流水数据,虚开发票的蛛丝马迹就藏在看似正常的交易里。”前不久,在安徽宿州学院的一堂会计学专业课堂上,国家税务总局宿州市税务局稽查干部张健维用投影仪还原了一起虚开骗税案件中电子底账的穿透式分析过程,以典型案例传递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近年来,安徽省税务部门加强与高校的沟通协作,通过课程设置、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提供实践基地等方式,将合规经营理念植入高校课堂,引导大学生养成以合规为底线的职业操守。
课程在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依据。安徽省税务局与安徽大学共同搭建“税务合规宣讲中心”,聚焦高质量发展,在推进税收法定、促进依法诚信纳税、构建统一税收执法体系等方面,设置专题课程,供大学生们选修。
安徽大学硕士生夏楠楠选修了宣讲中心课程后表示:“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在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过程中,要保持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合规是重要基础。”
在蚌埠市税务部门的支持下,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在《税法》等课程的教学辅助资料中,新增了多个关于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典型违法行为的案例剖析,通过分析行为成因、识别风险信号、寻找风险应对路径等,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深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理念。
“现在的财税课程不仅讲‘算账’,更重‘讲法’‘讲责’。”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刘运青表示,“对大学生而言,专业技能培养很重要,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引导也不可忽视。”
安徽师范大学近年来依托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课程中嵌入税收监管有关内容,帮助大学生了解“数据穿透—风险识别—合规应对”等税收实践,强化合规经营思维。同时,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税校合作打造“税法合规实训工坊”,让大学生通过模拟企业税务自查、参与虚开发票案例还原等“沉浸式”训练,直观理解“合规红线”的边界。
在与高校的合作中,安徽省税务部门主动将一线执法案例转化为课堂中的“活教材”,常态化开展“案例警示+逻辑解构”教学,让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知、可运用的实践指引。宿州学院、黄山学院等高校引入模拟税务稽查、税务争议解决等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合规管理的价值与违法操作的代价。
宿州学院2024级会计学专业学生王超典说:“老师带我们逐条分析案例中企业踩了哪些红线,以及风险点如何被大数据锁定等,这远比泛泛讲条文更让人印象深刻。通过学习税务执法案例,我们直观地理解了‘合规不是束缚,而是企业的生命线’的道理。”
为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牢合规经营理念,安徽省税务部门积极推动税务、高校与企业“三方联动”,为大学生们搭建多样化的税收实践平台,让大学生们在真实的税收业务中“沉浸式”感受合规经营、诚信纳税的重要性,从实际操作中提升合规经营的能力水平。
芜湖市税务局、安徽师范大学与奇瑞集团合作推出“企业税务内控优化”项目,组织财税专业大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关联交易定价合规性审查,体会合规经营对企业信用评级、融资成本的实质影响。
宿州市税务局、宿州学院与京东集团、顺丰快递等企业共建税务实践基地,供大学生开展实习活动。大学生们在财务会计管理实训室里,可以直接接触真实企业的发票审核、纳税申报流程等,甚至参与部分业务的风险筛查。“上个月我们刚协助一家物流企业发现运输发票备注栏填写不规范的问题。这在课本里学不到,让我们很有成就感。”宿州学院一名参加实训的学生说。
黄山市税务局与黄山学院携手打造“税收普法教育暨培训实践”和“税收宣传融媒体创作”双基地,常态化开展“税务体验师”“税校企互动座谈”“创业就业指导”系列活动,并围绕“诚信为本 合规经营”主题共同创作普法短视频,以故事为媒,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常见税收风险。
“将合规经营理念融入大学教育,特别是财税专业教育,其意义远超技能传授层面。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不少人毕业后将走上创业之路,成为众多经营主体中的一员。在大学教育期间帮助大学生树立合规经营理念,就是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安徽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廷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