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辽宁盘锦,河网纵横,其中穿城而过的辽河,滋养着小城,也陪伴我走过了30多年悠悠“税月”,成为我生命中柔软又坚韧的一部分。
“辽河的水呀清悠悠,哗啦啦地从我家门前流,从我家门前流。两岸稻谷香,一路风光秀……多么美的河呀多么甜的水,就像那美酒醉心头,就像那美酒醉心头。”每天上下班,经过这条河,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首歌。
我高中3年的时光,就是在辽河旁度过的。教室就在河的北岸,透过窗,便可以看到岸上的风光。那时候,河的两岸还很荒凉。岸上零星的花草与垂杨,春绿秋黄,见证了我们青涩的年华。我朦胧的人生梦想,就在这里启航。
高中的学习生活,紧张又有些苦涩。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对家的思念,每天交织在一起。窗外这条温柔的小河便成了我的心灵寄托。每天晚自习前的一小段时光是最快乐的,因为若赶上作业不太多,偶尔便可以去堤上走走,去看看这条河,把心事向她诉说。
河岸上的四季流年,流转着我的苦乐忧欢。
初春时节,冰雪初解,燕子飞回。河岸上轻风拂柳,枝条吐绿。午后的阳光下,被困意笼罩的我,思绪常常会飞出窗外,去听燕子的呢喃和冰河融化的声响,困倦便会在片刻间消解。
到了夏天,河岸上草木萋萋,百鸟喈喈,更加令人神往。寻一个傍晚时光,约上三五同学,翻过堤岸,在夕阳的余晖里看辽河的风情万种,听它的低吟浅唱。偶尔有布谷鸟飞过,几声莺啼,几声蛙鸣,都会轻易把我带到绝美的世界,一时忘了学习的劳累,一颗盼望长大的心对未来充满了无限遐想……
秋冬季节,西风凛冽,万物萧萧。日渐清冷的河岸,杳无人迹。而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依旧清脆悦耳,一如岸上的槐杨,等待春的绽放。
高中3年转瞬即逝。告别了高中生活,我去往他乡求学。此后,家乡的这条河,便成为我日记本和梦中的常客。直到毕业后再回家乡,进入盘锦市国家税务局,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这条河,河水再次流淌进我的生活。那时候,河上的桥面还很窄,双向勉强容纳两辆车并行,堵车是常有的事。从车厢内拥挤的人群缝隙中,看辽河的风光旖旎,波光潋滟,看着它春去秋来,一个小时的车程里蓄积着我的初心与梦想。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小家,搬到了河南岸,这条河又成了我归家看望父母的幸福之路。那时旧桥已被拆除,原址上建起了新桥。一桥飞架南北,旧路变新途。随着新桥的拓宽、加长和建成通车,归家的路畅通无阻,两岸的风光也愈发美丽。再后来,我买了私家车,不用再挤公交了,可是桥面上愈发拥挤的车流,并没有让归家的路变短。时光每天就在我疾驰归家的脚步中滚滚向前,而在这些物换星移、日复一日的四季轮回里,父母渐渐苍老了。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为了多陪爸妈一会儿,在桥上心急赶路的我,几乎没怎么看过河岸的风景。
岁月如流,逝者如斯。去年,我离开工作了30多年的市局机关,到了基层局。新单位在老城区,就在距离爸妈的老房子和我高中母校不远的地方。我带着感恩的心,一切从“心”开始。每天上下班,我穿梭在河的两岸,又可以看日出日暮,听潮落潮涨。只是,不知何时,河的两岸已是旧貌换新颜。风格迥异、造型别致的楼群,替代了往昔的村庄民房。岸边还建起了美丽的湿地公园,公园里栽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过去的荒滩成了热闹的游园。
如今,各项税务工作和税收改革紧张而有序,好似这日夜奔腾的辽河水,日新月异,向新向好。忙忙碌碌的税务工作者们就好似这水中的浪花朵朵,前赴后继,只争朝夕。而在这新一轮改革浪潮中,特别是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新征程上,“老兵”变“新兵”的我,有幸成为新时代税海里的一朵浪花,我为自己写下了座右铭:再发力,不掉队。
同一条河,不一样的风景,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都给予了我无限的力量。流年的风吹过芦苇荡,岁月中弥漫着稻花香。浩浩汤汤的辽河水,还在日夜深情地吟唱,而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我已是鬓上染霜。纵然曾经的青春激昂,已成昨日的乐章,但我依然深爱这一身蓝色的税装。再回首,我的初心与梦想,在穿过了无数斑驳的岁月后,依然闪着光芒。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盘锦市双台子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