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年均引入30余家首店,到成都春熙路商圈今年第一季度涌入148家新锐品牌;从法国护肤品牌伊菲丹亚洲首店落户上海,到火星宠物超市华南首店在深圳引爆“打卡”热潮……当前,以首发新产品、新服务为特点的首发经济迅速发展,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消费新需求,引燃消费热力。
税务部门顺势而为,不断强化政策辅导、智慧服务、合规引导,支持企业“轻装首发”,推动首发经济加速发展,助力消费提质升级。
新意满满,从首店到首秀、首展、首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北京、上海、重庆、深圳、成都、杭州、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相继发布相关政策,支持发展首发经济。得益于此,各地首发经济迸发出强劲动力。
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吸引超过4000家首店落地,培育了西单大悦城、SKP、王府井、首钢园等12个首发中心。上海仅1.8平方公里的南京西路商圈,汇聚了2000余个知名品牌,国际品牌占比超70%。深圳以年均引进300家首店的速度领跑全国,成为国际品牌眼中的“风水宝地”。成都通过打造新场景、发布新产品,首发经济热度持续攀升,今年前5个月,全市已累计落户首店285家。
各地还积极将首店延伸至首秀、首展、首演,不断丰富首发场景。上海静安区构建“展、秀、仓、建筑”一体化生态,张园保税仓实现“展销一体”,荣宅、孙科别墅等文保建筑成为国际品牌秀场,日均客流达3万人次;北京朝阳区依托三里屯太古里、蓝色港湾等商圈,2024年引进首店263家,“华为妙想之旅”主题活动单日客流超10万;天津万象城将首展与演唱会结合,“津湖卜览”全球首展全媒体曝光量破亿,带动万象城客流大幅增长。
体验第一家潮流店铺的独特,感受第一个主题展览的魅力,领略首场大秀的震撼……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首”字买单。
“轻装首发”,首店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强
面对首发经济“玩法新、变化快”的特点,各地税务部门打出政策辅导、智慧服务、合规引导“组合拳”,助力企业“轻装首发”。
——事前辅导筑牢合规根基。深圳市税务局通过“数智网格”系统,对拟开展首发活动的企业主动靠前服务,送上“开业第一课”,为首店顺利开业提供从税务登记到发票管理的全流程辅导,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提醒首店企业用好“远程办”等智慧办税渠道,实现高频业务“一次都不用跑”,节省时间和成本。
成都市锦江区税务局推出“开业套餐”服务,实现开业登记、票种核定等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并为重点首店企业、首发项目配备专属辅导团队。“开店时我们对如何办理注册登记、如何申领和领用发票等涉税业务不熟悉,税务部门不仅主动上门辅导我们进行登记、申报,还提醒我们食品行业可能存在的风险。”成都费大厨辣椒炒肉IFS国金店店长张贤刚说。
——事中响应破解涉税难题。针对首店开业初期发票需求激增问题,北京市朝阳区税务局为陶陶居北京首店快速核增数电发票额度,朝外税务所“首店企业一站式”税务管家主动对接企业,详细辅导数电发票开票流程。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局针对西单大悦城内日益频繁的首发活动所涉及的促销产品的税务处理、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开票等问题,对接企业财务人员发放合规指引,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缓解新业态“成长的烦恼”。
天津市河西区税务局在首店集聚地万象城设置税务咨询点,现场演示“扫码开票”流程,确保消费者“秒开票、零等待”;结合首店企业在品牌授权、跨境结算以及营销推广中的涉税问题,税务部门提供一对一政策解读与风险提示。
——事后支持激发创新活力。深圳、成都等地税务部门优化“政策找人”机制,精准推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珠海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定期对山姆会员珠海首店开展税务风险评估,帮助其建立健全税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财务核算和税务管理流程。
针对首发经济中小企业财务力量薄弱等共性问题,上海静安区税务局组建“千亿商圈首席服务团队”,为蕾虎等首店企业建立风险画像预警系统,自动扫描发票管理、申报异常等风险指标,向中小企业推送风险提示。“税务干部上门帮我们精准匹配政策,讲解税务合规要点。”蕾虎品牌负责人表示,企业发展底气更足了,今年计划再开2家区域首店。
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表示,税务部门对品牌企业在首店入驻、开业、登记注册、政策享受等事项上提供靠前服务,协助品牌首店解决落地经营难点问题,为首店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强提供了重要支持。
链式发展,首发经济生态链渐成气候
首发经济发轫于首店经济,但发展至今已远不止“第一家店”的意义,而是强调链式发展全过程,包括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等各类经济活动。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在全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前沿之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以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产业为支撑的全球品牌首发高地。小米汽车、先瑞达医疗科技、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等企业,在税费政策的支持下,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比如,以小米汽车为代表的北京亦庄汽车制造业,对全市汽车制造业税收贡献比重超过80%,正加快推动该区向“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车联服务”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发展。
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股份公司财务总监冯慧卿表示:“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有效缓解了我们这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对我们加强软体机器人产品研发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上海为推动静安区首发经济从业态创新迈向产业集聚,在该区推出“消费市场创新发展奖励”“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等政策举措,建立“首店—首发—总部”培育链条,成功推动德国勃肯从快闪店升级为中国总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带动税收增长。
上海市静安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聚焦企业在新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的涉税诉求,把政策要点和合规指南主动送上门,助力国际品牌打造时尚“爆点”。欧莱雅中国及北亚区税务总监王晓旭说:“幸亏税务部门的合规引导,让我们总能第一时间获得专业指引,也让我们在探索新领域时更有底气。”
从黄浦江边的“全球首发季”到北京中关村的硬科技首展,再到成都春熙路的首店矩阵,一个个可见、可感、可复制的“首发样本”,都是彰显城市张力的生动注脚。税务部门将持续以政策落实的精度、服务优化的温度,助力首发经济加速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首发动能”。
(执笔:易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