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有54个国家和地区推出影视业税惠政策

税收优惠:选择电影拍摄地的重要考量

2025年07月08日 版次:08        作者:刘畅 高峰

洛杉矶是美国甚至全球电影产业的重地,有好莱坞之城、美国电影故乡之称,也是奥斯卡颁奖典礼举办地。洛杉矶及其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曾被发掘出无数取景地、建设起无数拍摄基地。不过,加州人郁闷地发现,今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10部作品没有一部是在本州拍摄的,其中包揽5项大奖的《阿诺拉》拍摄地在纽约,《五分钱男孩》在路易斯安那州,《无名小辈》在新泽西州,《沙丘2》在匈牙利,《魔法坏女巫》则在英国。虽然拍摄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剧情需要,但你可能想象不到,税收优惠也是制片方考虑的重要因素。

影视产业对地方经济贡献大

影视产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贡献不容小觑。根据美国电影协会提供的数据,影视产业在美国雇用的人员,包括特效技术人员、化妆师、编剧、布景工人、门票销售等达232万人,每年仅支付工资费用就高达2290亿美元。此外,制片方每年还要向全美19.4万家参与制作的企业支付约210亿美元报酬,这些企业大多都是小微企业。在这19.4万家企业中,电影行业的参与企业就有12.2万家,92%的企业员工数量不到10人。

制片方选择在某地拍摄影视作品,能够促进当地就业、旅游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仅在拍摄阶段,平均每天就可向当地经济注入100多万美元。例如漫威影业公司在佐治亚州拍摄科幻片《黑豹》时,当地有3100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仅工资费用就支付了2650万美元。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热播电视剧《我们这一天》,为加利福尼亚州经济贡献了6150万美元,奥斯卡提名影片《邮报》和《马戏之王》则为纽约州经济贡献了1.08亿美元。

编剧会根据税惠需要调整剧本

众所周知,影视制作与营销十分烧钱。据美国媒体估计,2025年一部大片的制作与营销成本在1亿美元左右,制片公司会想方设法削减开支、控制成本,因此十分在意各州提供的税收优惠。

美国电影业的税收优惠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对在本州内开展影视制作活动产生的开支按一定比例以税收抵免形式返还,另一类是对符合条件的交易免征销售税。据统计,美国50个州中有38个州为影视制作提供了税收优惠。

《电影制作人》杂志曾透露一个业内秘密:最初制片人会放手让编剧创作,一旦确定开机制作,制片人会让编剧对剧本进行调整,将故事场景放到根据税收优惠等因素选定的拍摄州。

新泽西州近几年颇受制片人青睐,就是因为它的税收优惠力度大。这里的税收抵免额最高可达影视制作支出的34%,州政府每年抵免预算高达3.5亿美元,并且优惠政策一直延续到2034年,可为制片方的长期规划提供保障。优惠的适用范围包括电影、电视剧、动画、纪录片、流媒体内容等,但不包括广告和音乐视频。符合条件的支出需发生在新泽西州境内,包括本地工资、设备租赁、场地费用、住宿及餐饮等直接用于制作的支出,而且需要达到一定门槛:不到60分钟的电影至少要在新泽西花费60万美元,超过60分钟则需花费100万美元以上。制作方需向新泽西州经济发展局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拍摄制作。项目完成后提交支出证明,经第三方审计后发放抵免。如此给力的优惠政策推出后,已经成功吸引多部大型制作,如《奥本海默》和《镀金时代》等,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无名小辈》也从新泽西州拿到了2870万美元的税收抵免。

相比而言,昔日“造梦工厂”加利福尼亚州有些风光不再。2015年,加州曾占全美电影拍摄量的75%,但今年这一数字已跌至40%以下。所以,加州政府在2024年紧急推出15%的税收抵免,希望扭转颓势。

享受优惠需讲好“金主国”故事

目前,影视制作税收优惠的“竞赛”已蔓延到全球。英国政府为促进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电影税收减免,针对电影拍摄制作过程中符合条件的核心支出的80%,制片公司可享受25.5%的税收减免。核心支出包括拍摄、后期制作、特效等直接成本,不含营销和发行费用。享受优惠的条件是至少10%的核心支出发生在英国,且影片需是为商业影院发行或流媒体平台制作的作品,片长要超过60分钟。从程序上看,制片方需提前向英国电影协会提交剧本和文化测试申请,获得初步资格认证;制作阶段要确保支出符合英国税务部门要求,并保留所有财务凭证;制作完成后,可通过公司税申报表申请税收减免,如果没有应税利润,可以选择现金返还。

匈牙利是欧洲另一个热门电影制作地。该国首都布达佩斯拥有欧洲最大的水景摄影棚和历史建筑群,很受制片方青睐。同时,匈牙利技术人员充足,英语普及度高,拍片的总体成本比西欧低30%左右,性价比十分突出。在匈牙利,国外制片方可享受30%的退税,条件是要在匈牙利花费至少50万欧元,并通过国家电影局审核,证明项目对本国经济及文化有贡献。近年来,《沙丘2》《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等大制作都是在匈牙利完成。

法国对国外影视公司提供最高30%的税收减免,此外还有视效专项补贴,总补贴比例最高可达40%。这一政策吸引众多国际知名视效制作公司来法国设立工作室,推动了法国视效产业的发展。希腊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原计划在雅典拍摄《可怜的东西》,最终在税收优惠吸引下选择了马赛。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国家在为影视业提供税收优惠时,都附加了“需要通过文化测试”这个条件。例如,英国要求所拍摄电影需通过英国电影协会的评估,证明其内容、制作团队或拍摄地点等具有“英国文化属性”;爱尔兰的影视项目需通过爱尔兰艺术委员会的评估,证明其对爱尔兰文化、人才或地理景观有贡献。新西兰政府规定,任何在新西兰制作且成本达到一定标准的电影,都可获得制作成本20%的退税优惠。在基础退税政策基础上,如果影片能够展示新西兰的文化特色,提升新西兰国际形象,或者对新西兰旅游、出口产生积极影响,还可额外获得5%的文化加成退税。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54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影视税收优惠政策,有经验的制片公司已经学会“跨国拼盘”。比如,《指环王:力量之戒》通过叠加享受英国25.5%的税收抵免和新西兰25%的退税政策,使总体成本压缩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