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国际税收规则体系处于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学术界需进一步深化对一些国际税收热点问题的认识和研究。
一是单边措施与多边规则的博弈加剧。在“双支柱”方案支柱一规则生效前,一些国家仍在实施或酝酿数字服务税等单边措施。即便在支柱一规则框架下,如何平衡市场国征税权与避免双重征税、协调不同税收辖区间的利益诉求等,依然是悬而未决的难题。单边措施与多边规则的博弈,考验着国际税收治理体系的韧性与包容性。二是地缘政治因素深度嵌入税收规则制定。税收议题不再仅仅是技术性规则,更成为国家间政治、经济竞争的重要筹码,国际税收规则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面临严峻挑战。三是新兴技术持续冲击传统征管理念。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提升税收征管效率的同时,为跨境逃避税提供了新的空间(如加密资产隐匿、算法交易避税)。研究技术驱动的税收新现象与新规则,成为亟待回应的重大课题。
当前,应增强国际税收学术研究的前瞻性,为构建更加公平、稳定、可持续的国际税收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
首先,深耕重大战略性议题。如“双支柱”方案落地、新兴技术驱动下的税收规则重构、绿色税收与国际协调、国际税收治理体系改革等。其次,提升研究深度与政策转化效能。倡导实证研究与微观分析,鼓励运用大数据、计量经济学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强化跨学科协同,推动国际税收研究与国际法、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深度融合,多维视角看问题;打通“研用”通道,完善研究成果向政策建议转化的机制,提升政策建议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最后,深化高水平国际合作。主动加强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税收专家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以及主要国家知名税收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系统总结中国在参与全球税收治理、优化国内税制、提升征管效能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提升中国学术界在国际税收规则制定中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