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南省标志性文旅名片,南岳衡山凭借秀美的风光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着海内外游客。今年1月—5月,衡阳市南岳区接待游客785.16万人次,同比增长35.39%;实现旅游收入110.02亿元,同比增长46.28%。
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南岳区酒店、餐饮、交通等领域的发展。但是,旅游业经营主体较为分散,且存在现金结算和线上隐蔽交易等难题,导致税源难以精准把握。对此,国家税务总局衡阳市南岳区税务局构建从数据画像到收入核实的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推动未申报收入识别向事前预防和主动洞察转变,从前端堵住税收征管漏洞。今年上半年,该局旅游相关行业累计入库税款2633.95万元,同比增长5.17%。
“内拓+外延”:数据动态画像
“全区有近1200家旅游行业经营主体,分散在18个建制村。其中,个体工商户760余家,占比66.7%,且无税户、低税户居多,核查起来很困难。”南岳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谭艳说。
为摸清税源底数,该局结合乡镇、街道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税源特点,将全区划分为4个税源管理网格,并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明确市监、文旅等部门分别指派一名专员加入,组建起实时沟通、相互协作的网格化管理微信群。
同时,该局税收风险管理股牵头梳理并制定跨部门数据交换共享名录,按户归集两类关键数据:一是纳税人登记、申报等内部基础数据;二是产销规模、用工情况、水电气消耗情况等外部经营要素类数据,以此建立动态更新的全区旅游业税源数据库,实现旅游业个体户的精准画像,打好税收征管服务的基础。
“管理不能仅凭经验,还要善于用数据。”该局祝融税务分局负责人余亦超介绍,香烛行业作为南岳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传统文旅业态的代表之一。最近,他们在前期实地排查的基础上,与市监局进行了企业登记信息对比,精准锁定5户年收入达120万元以上的香烛行业未办税户,不仅督促其办理了税务登记,还开展税费政策辅导,引导企业合规经营。目前,全区香烛行业税务登记率从31%提升至70%,今年预计新增入库税款100万元。
“模型+人工”:精准识别风险
数据动态画像是强化风控核查的第一步。为从画像信息中捕捉潜在风险点,南岳区税务局依托衡阳市税务局餐饮行业涉税数据监管指标,构建“六税两费+两率三比”旅游业个体户风险识别模型,即围绕增值税、个人所得税、房土两税、环保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8个核心税费种,设计“总税负率、实际利润率、申报/开票比例、申报收入/用气金额、网络销售收入/申报收入”5个关键监控指标。
模型运行后,系统依据设定的风险指标预警值进行扫描。对于指标值低于设定标准的个体户,系统会将其标记为初筛风险对象,该局风控核查专业团队据此开展关联税费种对比分析,进行第二轮人工复筛。通过“模型初筛+人工复筛”的双重过滤机制,税务干部可以精准界定疑点纳税人的风险等级,并分别开展风险应对:对低风险纳税人以提示提醒、辅导自查为主;对中风险纳税人开展实地核查、约谈整改;对高风险纳税人则申请提级核查,在减少入户检查频次的同时,防控税收风险。
近日,南岳区税务局依托“六税两费+两率三比”模型,对全区登记在册的186户民宿行业纳税人进行了风险扫描,根据“申报/开票比例低于2:1”的扫描结果,首批锁定20户低风险纳税人,将其推送给风控核查专业团队,最终通过政策辅导、说明法理,促使纳税人及时更正了纳税申报。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局通过风险核查推动民宿行业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新增入库税款15万元,同比增长60%。
“验证+倒推”:核实应税收入
“现金‘看不见’、电子支付‘难追踪’、账本‘理不清’、发票‘开得少’,这是旅游业个体户税费征管中普遍存在的收入核实难题。”南岳区税务局风控核查专业团队负责人尹海洋说,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们总结提炼出“收入验证+成本倒推”的收入核实法。
在收入端,除调取收款流水、实地摸排真实经营情况等常规动作外,该局综合利用纳税人在美团、抖音、大众点评等平台商家主页展示的顾客评论、商品销量等公开数据,交叉印证其真实收入。在成本端,追踪燃气等主要耗材的实际消耗量,科学计算行业平均耗用基准值。风控核查专业团队通过分析纳税人成本支出与申报收入的匹配度,判断其收入真实性。
最近,该局在对餐饮业个体户开展风险排查时,通过比对网络平台销售数据与申报信息,精准锁定某网红餐饮店存在较大收入申报差异。在综合考虑淡旺季波动等影响因素的前提下,税务干部实地核查订桌数量、人均消费、餐具消毒收据、一次性用品采购等数据,按餐饮业每桌日均耗用基准值推算其实际接待游客量,测算出其销售额已达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最终,该店认可了涉税数据,并在税务干部辅导下补缴相关税费及滞纳金19.47万元。目前,该店已依法转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建立起了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据统计,目前,南岳区餐饮业有税申报户数比例已从5.5%增加至15%,税收征管质效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