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创新创业实践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税务部门聚焦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组织税务干部走进高校、创业基地,开展税收支持大学生创业系列活动。
政策进校园:支持从“纸上”到“心上”
“持《就业创业证》创业,在三年内每年最高可以扣减2万元税款,真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福利。”在南京审计大学,刚参加完“税收课堂”的学生邓勰说。
今年以来,江苏省税务部门通过在高校开设“创业就业税费服务站”“税收课堂”等方式,向毕业生宣传创业就业政策,及时解答毕业生的税费政策疑问。
“创业能享多少税费优惠?个人所得税怎么报?当老板一般要缴多少税?”面对学生们的踊跃提问,税务干部采用“案例+互动”的方式回答学生们的疑问。从重点群体创业税费优惠,到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一项项政策被税务干部转化为清晰的“创业账”“就业账”。
南京市浦口区税务部门还邀请大学生走进办税服务厅,向他们演示新办企业新电子税务局操作、数电发票开具、网上申报等业务流程,让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前感受办税缴费场景。“‘税收课堂’让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税收政策,还在涉税实操中有了切身感受。”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丹说。
护航创业:陪伴从“起步”到“稳步”
江苏省税务部门一方面依托税校联动,为毕业生提供税收优惠政策辅导,点燃青年创业就业梦想火种;另一方面针对已经创业的大学生,通过“开业第一课”“风险体检”等方式常态化跟踪帮扶,在税费政策、社保申报缴费注意点等初创期涉税问题上给予辅导,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在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月牙湖畔,创办了“放心农场”的大学生卢吟秋就是受益者。2019年,卢吟秋创办了集畜牧养殖、生鲜销售于一体的农场。谈到刚开始的创业历程,她感触颇深:“返乡创业不易,得益于税务部门送来的‘开业第一课’,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卢吟秋介绍,创业初期,税务部门就为她提供“一企一策”定制化辅导,不仅细致解读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帮助她精准享受每年近5万元的税费减免,还同步辅导社保登记流程与缴费规范,通过三方协议、社保客户端等渠道实现线上缴费。
如今,在卢吟秋的经营下,“放心农场”已发展成为总面积3660平方米、年养殖5万只鸡苗的县级示范农场。随着农场规模扩大,当地税务部门开始定期发送“税收体检报告”,梳理分析企业潜在涉税风险,采取“企业自检”和“税务问诊”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企业提前发现并化解问题,让农场得以“放心经营、安心发展”。
多方聚合力:帮扶从“单点”到“成链”
江苏省税务部门主动融入地方引才服务链,与政务服务攥指成拳、共同发力,支持高校学子实现“创业梦”。
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先后与3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不仅是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更是青年创业梦想的“孵化器”。为服务好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群体,当地税务部门与行政审批部门联动,将企业开办流程化繁为简,在创业者完成营业执照审批的同时,税务窗口同步办结税种核定、发票申领等登记事项,推送量身定制的政策包,实现“一站式”服务。
“刚拿到营业执照,税务这边就把后续登记手续全办妥了。”园区大学生创业者、苏州智时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佳芮说。
常熟税务部门持续拓展跨部门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与人社部门联合组建服务专班,开展服务进园区活动,通过政策宣讲、答疑解惑和精准指导,推动社保政策落地见效;联合园区管理部门,就财务管理规范、纳税申报流程、发票使用风险等内容开展专项辅导,引导大学生合规创业、诚信纳税。
从政策辅导的精准推送,到创业路上的一路帮扶;从税务部门的靠前服务,到部门联动的协同发力……江苏省税务部门以更精细、更具温度、更富成效的服务,让更多青春梦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