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在乡村讲台上一站就是四十余载。父亲做事责任心强,每天早自习都会提前到教室,放学后很晚才离开。平时,父亲喜欢和学生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还经常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奔波于乡间小路间,去为班里的学生补课。
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家长拎着酒和礼品来我家拜访,希望父亲多多关照他的孩子。父亲拒绝了学生家长的礼物,诚恳地说,教师本应为人师表、潜心育人,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用物质衡量。
我考入税务部门后,父亲曾叮嘱我:“工作后面临的事情更加繁杂,但越是这样越要严格要求自己,做人要正,这样才能站得稳、走得远。”2023年担任纪检组长后,我在办案过程中更加注重增强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在一次案件查办中,前期审核不太顺利,我和同事反复分析线索,不断排查、取证、谈话,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当事人终于承认了违纪违法行为。每当面对“说情打招呼”的干扰时,我都会坚守底线,按规矩办事。
我的丈夫从事建筑安装工作,记得有一年他负责西延高铁某标段桥梁桩基施工作业时遇到流沙,这属于高风险险情,还好他预判当地的地质结构可能会引发流沙塌陷情况,已经提前规划了应急处置方案,并迅速采取专业应急措施,其间他全程值守施工现场,直到排除险情。提前规划的处置方案不仅保障了施工安全,也确保了后续的工程质量。
“做事要实”是丈夫对我的影响。在工作中,我聚焦主责主业,去年组织开展局里二手房交易涉税问题排查工作,积极对接县不动产交易中心,获取不动产交易相关电子数据,会同业务部门对档案资料和电子数据比对分析,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堵塞制度漏洞,有效规避廉政风险。
作为一名税务系统的基层干部,我深深体会到,正是父辈的言传身教、家人的相互鼓励和支持,让我内心更有力量。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富县税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组长,曾获该局“先进工作者”“党风廉政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其家庭曾获“三秦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