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税正向激励作用持续显效

上半年宁波大气污染当量数下降超三成

2025年07月21日 版次:02        作者:本报记者 李一园 寇红

近日,宁波市相关部门公布了两组数据——

一组来自生态环境部门:2024年宁波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16,同比上升0.03,空气质量六项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连续8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一组来自税务部门:今年上半年,宁波市大气污染物环保税收入同比下降9.7%,污染当量数同比下降36.25%。

污染当量数,是指将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按其环境危害程度和处理成本折算为统一可比数值的计量单位。污染当量数下降,意味着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总破坏程度减轻。

一升一降的两组数据背后,是宁波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宁波市税务部门发挥环保税等绿色税制激励作用,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守护宁波的蓝天白云。

引导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位于宁波市宁海县的国能浙江宁海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火力发电企业。企业负责人刘慧介绍,该公司持续加大减排技术投入,去年投入应用的全负荷脱硝技术实现了氮氧化物高效减排。

“今年一季度我们的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2.18%,直接带动环保税负担下降21.84%。新技术让我们既为环保做了贡献,又尝到了经济利益上的甜头。”刘慧的话语,印证了环保账与经济账的有机统一。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宁波市环保税纳税人共享受环保税优惠约1500万元。税务部门通过精准落实环保税优惠,让减排企业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倒逼排污企业加快转型步伐,形成“减排—降税—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环保税“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正向激励作用逐步发挥。宁波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通过电话沟通、培训讲解、上门辅导等多种方式,持续向企业传递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企业算好环保账与经济账,如今像宁海发电这样的转型案例,正在宁波遍地开花。

织密扬尘污染防护网

扬尘作为开放性污染源,是大气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宁波市税务部门依据浙江省堆场扬尘、施工扬尘排放量抽样测算方法,将环保税征收转化为源头治理的有效工具,充分发挥“以税控污”的源头治理作用,为城市扬尘罩上了一层“绿网”。

宁波恒立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变化印证了政策的实效。这家预拌混凝土行业的清洁生产达标企业,2024年以来已投入近350万元引进新型喷淋装置、脉冲式布袋除尘器等设备,使生产场地废气排放量和浓度远低于标准值。

企业财务负责人应东娜表示:“环保投入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益,今年一季度公司堆场扬尘环保税环比下降约54.1%。”

在政策引导下,宁波企业治污减排的自觉性显著提升。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施工扬尘污染防控评价为一类的工程项目占比达81.22%,较2024年同期提高6.47个百分点。

支持打造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之城”

绿色税制的目光不仅聚焦现有污染治理,更投向未来绿色产业培育。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近年来宁波依托吉利等新能源汽车企业总部基地和生产制造基地,引导均胜等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着力打造宁波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之城”,构建起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

“新能源汽车车船税减免和以旧换新补贴,让越来越多车主选择新能源车。”宁波领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李梓榭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382辆,同比增长392%。销量攀升的背后,是税务部门全链条的政策支持:在制造端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在销售端优化车船税减免流程,实现税费支持政策精准落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波市共办理免(减)征车船税的节约能源、新能源车辆15万辆,同比增长8%;免(减)征税额约3000万元,同比增长27%。政策助力与税收服务的双重加持,让绿色出行理念深入民心,也推动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不断完善。

从传统工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到城市扬尘污染的精准治理,再到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宁波市税务部门正通过绿色税制的多维度、深层次运用,书写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答卷。

宁波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一如既往积极发挥绿色税收的职能作用,为守护宁波的蓝天白云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