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一键生成 风险核查按图索骥

2025年07月21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罗舜爱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郴州市北湖区税务局北湖路税务所干部彭炳华,对辖区内一家建筑企业进行日常核查。这次,她没有像以往一样在多个系统中进行查验,而是一键生成、打印出该企业的《风险案头分析报告》。《报告》上标注着企业“2024年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低于行业平均”“所得税汇缴申报成本与收入不匹配”“印花税与相关发票金额存在差异”等几条风险信息。

带着这份精准的“导航图”,彭炳华带队前往该建筑企业进行数据比对,辅导企业按工程进度确认收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财务核算、成本扣除等问题和建议。通过税务干部的辅导,该企业更正了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补缴税款125万元。

据了解,为破解基层税源核查中取数繁杂、效率较低等难题,郴州市北湖区税务局运用大数据技术,探索使用智能化分析工具,一键生成纳税人《风险案头分析报告》,为基层税源管理部门精准开展日常税源核查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动化分析,精准定位风险疑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给基层日常税源核查带来新的挑战。传统模式下的企业涉税信息归集分析费时费力,且难以精准识别高风险户及其核心风险点,为基层税收征管带来一定困难。

对此,郴州市北湖区税务局结合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要求,依托湖南税务工作平台设置模块,在自动抓取整合电子底账等系统数据的基础上,运用SQL语句自动比对分析相关风险指标,并通过报表生成工具,让基层税源管理人员只需“轻点鼠标,输入企业名称”,就能得到一份图文并茂的《风险案头分析报告》。

“《报告》不仅可以清晰呈现纳税人近3年的增值税销售额、所得税税额、发票流水、参加社保人数等20余项核心经营情况与税费缴纳数据,还能像一位‘业务能手’一样对企业进行全面‘涉税健康体检’,从而精准列出企业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疑点。”彭炳华说,“现在可以一键生成《报告》,企业基础信息随用随取,我们的工作效率有了较大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郴州市北湖区税务局对所管辖企业按户自动生成《风险案头分析报告》2.7万余份,列示5552条风险疑点数据,累计查补入库税款1300余万元。

数字化征管,动态升级风险指标

为进一步提升发现税收风险疑点的精准性,郴州市北湖区税务局还探索建立“每周一案”机制,即每周邀请一线数据联络员分享实战案例,由数据分析团队提炼核心风险特征,快速将其数字化、模型化为可自动扫描的风险指标,并嵌入《风险案头分析报告》的风险指标库中,形成“经验沉淀—指标转化—自动扫描—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今年以来,该局通过这一机制将一般纳税人申报未开票收入占收入总额比例、采矿冶炼行业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等征管经验成功转化为17项风险筛查指标,风险疑点核查命中率达85%。

今年5月,郴州市北湖区税务局干部史亚丹在辅导某采矿企业填报“矿业权出让收益”时,发现如果按照2023年改革后的“出让收益率征收的方式”进行征管,可以将“矿业权出让收益”与资源税计税依据进行税费联动比对,从而有效防范采矿企业资源税漏征漏管问题。回到单位后,他将这个思路反馈给数据团队,团队随后编写出了对应的风险指标,并生成风险清单。短短一周内,依靠这个“新鲜出炉”的数字化经验,该局对风险清单内的5户采矿企业开展精准核查辅导,查补入库资源税201万元。

郴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爱林表示,北湖区税务局推行一键生成《风险案头分析报告》机制,在破解日常税源核查难题的基础上,有效减轻了基层税务部门的负担,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打扰,进一步提升了征管效能,让基层税务部门可以更专注于帮助企业解决深层次的涉税费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