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中西部第一的省份,四川一直以来都是外资青睐的热土和中西部对外开放的高地。
四川省税务部门以国家税务总局重点外资项目税费服务“项目长制”为依托,聚焦外资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的关键环节,构建“1个项目长+N个专业骨干”服务体系,由市级税务部门安排一名市(区)级局领导担任“项目长”,牵头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全省34个重点外资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助力外资企业在川稳健发展。
神钢建机(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日本神钢建机株式会社在华全资子公司,承接了母公司全球生产布局调整中的重要任务,致力于整合国内液压挖掘机整机制造及面向日本、东南亚、印度等海外生产基地的零部件与整机出口项目。
“我们既要深耕中国市场,更要为母公司全球网络供应产品、开拓国际市场。”公司企划管理部部长内海祐介绍,2025年公司预计国内业务营收达到11亿元,出口业务营收将突破3亿元,未来5年总产值预计达135亿元,出口业务达30亿元。
新增出口退税业务让缺乏这类业务经验的财务人员犯了难。税务干部了解需求后,多次开展点对点沟通辅导,确保企业在2023年启动出口业务时,出口申报与退税办理实现无缝对接。在企业首次承接进料加工业务面临难题时,“项目长”团队迅速响应,指导企业按时完成进料加工核销申请的提交。如今,神钢建机进出口相关业务进展顺畅,累计成功办理出口退税超4000万元,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充实企业现金流。
“项目长制”的高效响应在关键时刻彰显价值。今年5月末,神钢建机因业务量增加,急需开具2000万元发票,其中包含重要的出口货物发票,但企业当月可开具发票额度仅剩132万元。若无法及时开票,不仅货款回收受阻,还直接影响出口退税办理。
“我们立即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了紧急调整开票额度的申请,但时间紧迫,心里十分忐忑。”企业财务人员艾朝霞回忆。接到企业申请的“项目长”团队快速响应,立即协调纳税服务、税源管理、征收管理等多部门启动“先批后审”流程,当日即完成额度调增审批。“税务干部的速度和服务超乎预期,关键时刻稳住了我们的资金链。”艾朝霞说。
除了解决紧急问题,“项目长制”还关注重点外资项目的每个关键成长环节。得益于与重点外资项目建立的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无论是在建设初期,还是在产能扩张、研发投入的关键节点,税务部门始终动态研判企业需求,第一时间精准推送并辅导企业享受最新税费优惠政策。内海祐说:“从生产线调整到研发攻坚,税务支持始终与我们同频共振。政策红利不只是数字,更是我们加码中国、布局全球的底气所在。”
随着“项目长制”在四川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体验到这种全周期服务。
作为成都市重点外资企业,丰芒仓储(成都)有限公司物流项目规划用地140亩,建设周期预计26个月。在项目建设中,企业财务人员对获得的政府鼓励类资金是否适用“不征税收入”政策产生了疑惑,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大额资金规划。
了解到企业诉求后,“项目长”团队成员走进丰芒仓储项目建设现场,结合招商引资合同条款,为企业详细解读政策核心要件——需具备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的正式资金拨付文件、明确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进行独立核算的账簿记录。经过严谨的比对分析,“项目长”团队根据丰芒仓储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确认其获得的政府奖补资金需要按规定计入应税收入并依法纳税,为企业资金规划提供了清晰指引。
四川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长制”针对不同项目需求采取差异化服务形式。对于大型重点项目,“项目长”团队从项目初创阶段即提供全面的支持;对于小型项目,“项目长”团队灵活运用集中指导、线上咨询及实地探访等方式,确保服务精准高效。
下一步,四川省税务部门将依据外资项目类型、行业特点,利用大数据筛选适配政策,加强跨部门合作,建立更加畅通的信息交换机制和沟通渠道,为外资项目提供更精准便利的涉税服务,助力外资企业在四川“落得下、长得大、走得远”,为四川对外开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