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税费征管流程从服务角度来看可分为前台、中台和后台。前台一般指办税服务厅、基层税务所等,后台一般指税务行政管理部门和数据集中存储使用部门,而税务中台具有强大的数据整合、分析与应用能力,通过整合后台各类数据资源,依托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流程,对前台各类多样化、碎片化的业务需求进行统筹、再造与优化,实现对后台数据的高效复用和对前台需求的智能响应。
税务中台的设计理念和底层架构
税务中台的概念借鉴自互联网公司“中台”理念,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与规范,将原始数据转化为高质量、可信赖的数据资产,为执法、监管、服务、共治、行政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应用支撑。
若将电子税务局、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等各类系统比作一条条流水线,在每个系统风险点设置控制单元,那么税务中台的功能就是借助流水线上微型的控制单元,实现对风险事项的实时采集、监控和反馈,做到“全域态势感知”,实现全过程的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核查。
整体设计。税务中台主要包含插件、巡检控件、分析导图、关系图谱、用户管理等核心模块。其中,每一个插件、控件都能独立并行,数据变化的同时触发控制单元重新自检并发出信息,无需人工干预。税务中台对汇集的信息进行统筹整理分析,并按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对问题进行自动化处理。对于自由裁量权较大的风险应对、稽查案件查处等事项,则是把经验、规则、政策、权限等“注入”分析导图,由税务中台生成查前分析报告,引导稽查或风险应对人员跟着导图查案。
模块功能。中台插件在不开发新系统的前提下,通过无侵入式页面优化以及编写各类风险指标,实时预警和阻断,将历史风险特征转化为事中防控规则,推动实现“犯过的错误不再犯”。巡检控件通过建立业务指标关系网络,自动触发对单户企业的相关指标扫描,将传统的被动式扫描转化为主动式扫描,推动实现“可以预见的问题不会犯”。分析导图通过对复杂的业务逻辑进行拆解、分析,将税务人员的经验、业务的逻辑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出来。关系图谱通过深度穿透税务内外部数据,多维度呈现经营主体间复杂关联,为基层提供全景核查工具,赋能精准追缴欠税与打击涉税犯罪。用户管理模块通过匹配用户权限,确保用户仅能访问授权范围内的最小数据集,织密数据安全“防护网”。
技术架构。税务中台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基础数据层、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基础数据层负责数据的采集、持久化存储与管理。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封装数据访问细节,只负责数据操作,不包含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层是系统的核心,使用各种编程语言和框架来实现和处理业务规则、流程控制等关键逻辑。表示层作为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窗口,负责接收用户输入并展示处理结果。
税务中台的主要特点和技术优势
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融合型中台。税务中台是在技术保障下,通过数据驱动的业务融合型中台。数据中台负责整合内外部涉税数据,提供统一的数据治理与分析服务;业务中台将征管流程标准化、组件化,形成可复用的业务模块;技术中台则提供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底层技术支撑,为前台应用开发提供通用技术组件。税务中台坚持“有数用数”,补齐了税收执法和行政方面尚未数字化的环节。例如,税务中台对下户行为制定了操作指引,建立了完整的、可追溯的数字化税收执法流程,让基层税务干部安心执法、规范执法。
体现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思路。税务中台专为解决基层工作实际问题而设计,避免了传统“自上而下”的设计难以满足基层高频需求等弊端,解决了基层干部面对海量任务时因缺乏工具而“无从着手”的堵点痛点问题。
打破数据信息壁垒的关键路径。税务中台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与业务协同机制,实现“一次采集、全网共享”,做到数据复用和增值利用,有效解决了税收征管中数据流通不畅、基层面临的“多头录入、重复核查”等问题。构建多元化数据采集渠道,实现对税务系统内部及工商、海关、金融、市场监管、互联网等外部多源涉税数据的全面采集。对不同来源数据在格式、编码规则、数据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中台制定统一数据标准和规范,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数据安全管理方面,税务中台基于内网运行,采用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多种安全措施构建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为涉税数据的安全保驾护航。
具备高效的智能分析与风险预警能力。在税收风险分析方面,税务中台支持多维数据分析,能够发现数据之间隐藏的规律和潜在的风险点。例如,中台融合基层税务人员的积累经验与各种税收政策,构建了各类税收分析导图,训练多个税收风险识别模型,能够对纳税人税收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在税收风险预警方面,税务中台建立了实时风险监控机制。在企业端,当发现纳税人的风险指标超过预设阈值时,税务中台会立即发出预警信息;在税务端,通过插件、控件,扫描系统内部风险,并进行实时反馈、预警和阻断。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对税务人员的应对情况“批作业”,防范执法风险与廉政风险。
采取并行计算的非系统性架构。税务中台是基于税务系统内部系统上的并行计算架构,占用资源、耗用算力少,计算速度快。它是一个开放式生态集合。它因地制宜,基层需要什么就解决什么、风险点在哪里就在哪里设计相应的控制器、传感器。从基层实践来看,目前,所有应用场景均由税务人员自主协作完成,没有外聘公司,无开发成本,涉税技术核心牢牢掌握在自身手中。
税务中台的应用价值和强基实践
税务中台通过对数据的整合、挖掘与高效利用,以数字化理念强化基层治理基础,让数据应用成为税费征管新的生产力,为基层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提供了支撑和动力。
提供灵活的应用支撑。税务中台聚焦数据应用,当业务流程、风险关系等发生变化时只需调整插件、控件即可适应,比起传统的税收征管系统重构,其修改响应快、成本低。打破数据壁垒,推动各系统数据共享。基层税务人员通过统一平台获取信息,大大简化征管流程。例如,在纳税申报环节,税务中台能够在电子税务局对纳税人申报数据进行实时校验与比对,及时提醒纳税人更正异常,减少事后人工审核的工作量和错误率。
实现高效的智慧监督。智慧监督是税务中台在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任务。税务中台可以发挥“吹哨人”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税收风险评估模型,对风险进行事前实时监控与预警。当风险指标超过设定阈值时,及时向税务部门发出警报。同时为税务人员提供风险应对建议,有效降低税收流失风险。例如,通过对纳税人的申报数据、发票开具数据、财务指标等多维度数据的分析,税务中台能够精准识别潜在的税收风险点。又如,通过分析企业经营数据、交易流水等信息,税务中台可预测企业纳税能力和潜在风险,实现税源管理精准化,实现税情动态感知。
推动先进的技术应用。税务中台作为先进技术的集成平台,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能够快速处理和响应大量的内部和外部的涉税需求,为“强基工程”的实施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在面对纳税申报高峰期时,税务中台具备的云计算的弹性计算能力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自动调整资源配置,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税务中台还可利用大数据分析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税负情况和经济贡献给出分析建议,推动政策更加精准地惠及目标群体,提升政策落实的有效性。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嘉兴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