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过程中,刘醒龙提到了最近让他印象深刻的一次办税经历。
“前两天,我到武昌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办税,这次经历让我觉得,作为纳税人,我很受尊重。”由于一个税务事项需要本人到线下办理,刘醒龙第一次走进办税服务厅。
刘醒龙说,在办税服务厅院里找停车位时,门卫就根据他车辆的大小提示他,停在立体车位不方便,可以停在旁边的地面上,还指引他前往办税服务厅的路线。一走进大厅,一位青年干部主动迎上来,询问他的办理需求,并帮助他取号排队,还没等他坐下,马上就叫到他的号了。由于第一次线下办税,刘醒龙对怎么填表比较陌生,税务干部指着表上的每一栏,逐条教他填写。
“在任何岗位上做事,都要追求专业,保持一个专业的态度,这其实展现了对职业的热爱。”刘醒龙对税务干部的专业服务表示赞赏,“我佩服税务局年轻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办税服务厅普通的工作人员,对每一个工作细节都高度重视,他们在岗位上一定能干得出彩。文学创作也是这样,对写下的每句话都高度负责、精益求精,写出的作品才能出彩。”
刘醒龙还谈了对税收的理解。
“普通民众税收观念的增强,需要一个过程。税收是国家的命脉,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都密切相关。我们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刘醒龙坦言,过去在作家圈,有对最高45%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不理解的声音,觉得税率比较高。但是现在,在持续依法合规纳税的基础上,大家的观念也慢慢转变,觉得挣得多缴税多,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税务系统有不少文学爱好者,对建设税务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刘醒龙从文学的角度,对税务文化建设、搞好税务文学创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刘醒龙说,税务系统内的文学爱好者,首先要认真做好自身的日常工作,用本职工作者的身份去体察税务工作、体察生活,这要比以作家身份去体验生活更有效、更深刻。只有感同身受,艺术感觉才能到位;只有艺术感觉到位,才有可能登上文学的高地。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税务干部在助力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重要贡献,但在税务干部的形象塑造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力。
“建设税务文化,要打造好税务干部的‘人设’,不论是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在互联网等新型媒体中,都需要展现出税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基于此,刘醒龙建议税务系统的文学爱好者除了在税务工作中捕捉灵感外,还可以加强与系统外作家的交流。税务部门也可以邀请专业作家到税务工作一线采风,调动起系统外作家对税务题材的创作兴趣,共同做好税务文化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