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星光,愿成其中一点

2025年07月28日 版次:06        作者:丛思达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今年5月,在珲春市英安镇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我作为大连市税务系统首期“青马工程”学员,和31名学员一起站在鲜红的党旗前,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此时,阳光穿透晨间的薄雾,照在我们手中的党章上,为这庄严的仪式打上了一层金色的柔光——我的青马“第一课”,就这样在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021年3月,走出校园的象牙塔,我怀揣着对税收事业的热忱憧憬,成为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沙河口区税务局一名党务工作者,主要负责青年工作。但走上工作岗位后,青年理论学习怎么搞?怎样才能让理论学习不枯燥,做到入脑入心?一个个问题,让我这个“新兵蛋子”很犯怵。

困难是挑战,也是激励奋进的力量。在区局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和小伙伴们开始了探索。结合青马课堂“互动启发”的理念,我们决定让青年干部自己成为课堂的主角。于是,我们尝试把宏大的理论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以青年的视角,讲述税务故事。在课堂上特别引入辩论、知识竞赛、微视频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甚至把我那点“三脚猫”的表演功底也搬到讲台,努力让每次学习都有声有色。

还记得在青马课堂初次试讲“文化自信”这个“硬核”主题时,上台前,我紧张得手心冒汗,但当我用风趣幽默的自嘲开场,然后把我看到的税务工作中的感人瞬间、听到的税务青年的拼搏故事编成快板书侃侃而谈时,我看到台下同事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课后,一位前辈大哥拍着我的肩膀打趣:“思达,你是真下本儿,把自己打造成谐星了,有点脱口秀的味儿了,听着‘血受儿’(大连方言,意为非常过瘾)!”

我们的探索和努力结出了果实。我参与打造的“政·青春”精品思政课品牌,以“青年讲给青年听”为核心,通过“政学习”“政实干”“政交流”几个板块,不断推动青年干部念好“学思干”三字经,最终这个品牌获评大连市税务系统优秀案例,并在国家税务总局内网展示。那一刻,我就像完成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马拉松,内心被沉甸甸的成就感填满。

青马实践不仅限于课堂。作为沙河口区税务局“星海微光学雷锋突击队”的一员,2022年3月,我随队走进一所特殊的盲聋学校。

初春的星海广场,微咸的海风裹着清凉吹拂而过。我们牵着孩子们的手,一起“触摸”大海的磅礴,用心聆听海潮的低语。语障女孩小月依偎在我的身旁,用小手好奇地轻触我的税徽的轮廓,她嘴唇微动,发出模糊的音节。我努力回忆着临时抱佛脚学来的手语,笨拙地比画着:“中—国—税—务”。指尖开合,传递的不仅是词语,更是触手可感的温情。

活动临近尾声,小月跑过来塞给我一张画。画上,一个穿着湛蓝税服的身影,正托起一颗闪亮的星星,旁边是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谢谢光”,这几个字瞬间击中了我。这束由青马工程点燃、被“税务蓝”温柔守护的微光,穿越俱寂的万籁,抵达那片需要光亮的角落。而这简单的几个字,正是无声的馈赠,胜过任何金杯银杯的璀璨。

从大荒沟林间诵读党章时沐浴的阳光,到“政·青春”课堂理论宣讲碰撞出的火花,再到盲聋学校孩子们那份无声却滚烫的谢意……青马工程为我们青年人提供了一个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平台,我愿做这漫天星光中的一点,给更多人带去光亮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