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我的军旅岁月

2025年07月28日 版次:07        作者:李永海

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又回忆起自己的军旅生涯。岁月回头望,往事常有一种怀旧的温柔气息缠绕。那年3月,草长莺飞,刚满18岁的我如愿以偿穿上了向往已久的绿军装。带着朝气与稚嫩,怀着梦想和希望,奔赴千里之外的军营。

带着憧憬走进绿色军营

在初次离家挥泪告别亲朋好友的那一刻,我暗下决心,在部队一定好好干,为自己争口气,也为家乡添彩。

列车一路向北,窗外的风景飞驰而过。青春生动的眸子浸润着浓浓的乡恋,疾驰的车窗掠过,露出一张张稚嫩的面庞。

第2天,经过长途颠簸加上两次转车,直到傍晚时分,我们才抵达挂满“热烈欢迎新战友”条幅的豫西一处军营。进入视野的是方方正正的围墙,排列整齐的营房,宽阔平整的训练场,笔直光洁的道路,猎猎军旗,威武哨兵,操场上还有老兵在训练,口号声此起彼伏,坦克、装甲车等各种车辆进进出出,这一切都让我们这些初入军营的新兵感到好奇。

我们是第一批到达的新兵。军车停稳,大家赶紧提着背包下车。宽阔的大操场上已站着一排军衔不一的干部和战士。我们10人按个头高矮顺序排队站好,接着开始点名。我被一位长着娃娃脸的老兵带走,于是就成了新兵一连一排一班的一名坦克兵。班长就是那位长着娃娃脸的老兵,河南驻马店人,副班长则是山东菏泽人。他俩帮我把床铺安排好,然后领我来到连队食堂,给我打了很多菜,知道我来自豫南,爱吃大米,还特意让炊事班的老兵给我做了一碗大米饭,瞬间让我感受到了部队的温暖。

就这样,带着憧憬,带着梦想,我们开始了军旅生涯。

军旅人生就是勇往直前

提起当兵之初,每一名军人胸中都会勾起真挚纯朴的情感回忆。

大家都想当个好兵、当个好坦克兵。新兵训练期间,新兵一起叫响“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的口号,表明了“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的决心。从此,我们不再是父母身边任性玩耍的孩子,不再是校园里青涩稚嫩的学生。军人,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称号已成为我们新的名称。走、打、吃、住、藏,我们几乎个个被训练成了“小老虎”,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普通青年到军人的转变。

刚入伍那阵儿,新兵们的脸个个白皙娇嫩,豫西的紫外线太强,天天在烈日下摸爬滚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部分新战友就变得黑不溜秋了。对于新兵来说,无论在意志上、品质上,还是体能上,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我们经常要携带轻武器、子弹袋、手榴弹、防毒面具、水壶、挎包、雨衣,负重25斤左右跑5公里武装越野。到了晚上睡觉也不敢放松大意。夜深人静,突然响起急促的紧急集合哨音。翻身跃起,穿衣,蹬鞋,系腰带,打背包,挎枪械,这一切都要在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然后是整队集合,点名报数,长距离行军……训练是非常严格的,除了队列训练之外,还有站军姿、练体能、越障碍、喊口令、射击投弹、擒拿格斗、巡逻站岗……门门都是硬功夫,样样都是硬指标。我们用饱满的精气神唱响一首又一首军歌。

对军旅人生的追求,对成长与梦想的期盼,激励我们勇往直前,不言放弃。

写作特长帮我得到嘉奖

新兵训练的日子紧张而艰苦,但苦中亦有乐。一天,去参观团史馆,我们整齐列队,穿着白衬衣、绿军裤,大多数刚刚洗过头发,干净、利落。参观得知,电影《铁甲008》的原型就来自我们这个团,大家都特别兴奋,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团史馆里驻足留恋,久久不肯离开。

因为有点文字特长,训练间隙,我写的反映新兵连趣事的两篇小稿在军区《前卫报》“亮相”。新兵连连长和指导员来到我所在的新兵班,指着印有我们部队代号和我名字的报纸向我祝贺。新兵营给我记了一次营嘉奖。那天,我胸前戴上一朵大红花,与新兵营营长、教导员站在一起照了张合影。父母很快收到部队寄来的喜报。从不喝酒的父亲,那天高兴得竟然破例喝了两小杯……

后来,新兵下连,我去了鄂北某坦克乘员训练团,学习坦克驾驶,半年后学成归来,后来被调到团政治处当报道员,再后来就离开了火热的军营,回到家乡参加税务工作。岁月流转,无论走到哪里,刻骨铭心的“兵之初”时光,永远镌刻在我的生命记忆里。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税务总局固始县税务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