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的风景

2025年07月28日 版次:07        作者:蔡亚春

前段时间,一所学校的德育处主任王老师联系上我,邀请我参加他们学校的诗歌朗诵会,我应承了下来。这些年,因为牵头举办过“税法进校园”活动,我跟一些老师建立了联系。活动结束后,学校为表达感谢,送给我一个他们的文创帆布包。

我喜欢拎那种带有单位标识的帆布包,不仅结实,还能从上面领略到不同单位的文化气质,并受到启发。因此参加一些活动时,如有主办方送出带有文创logo的帆布包,我就会留作纪念。那些帆布包就像一张张照片,留存下我踏足四面八方的风景和记忆。

我收到的第一个帆布包,是5年前参加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小学“税法进校园”讲座时领到的活动纪念品。包是竖款,比较长,一面印着“生长,在每一个‘晨光’时刻”的字样,另一面画着大树的图案,绿意盎然、坚定地向天空伸展着自己的枝条。挎上这个包,我感觉自己也像大树一样充满了生机。

记得走进晨光小学那天,报告厅里坐满了高年级学生。途经会场过道时,我感觉被全场几百双眼睛盯着,很少在这种场合讲座,心里怦怦直跳。会场的老师鼓励我:“不要紧,做几个深呼吸,慢慢讲。”我走上讲台,轻轻说出了自己的开场白:“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学校不远处这条流淌了近千年的运河就与税收有关……”起初还有些紧张的声音随着演讲逐渐平稳,就像瀑布汇进了静谧的河流,准备了一周的讲稿就这样从容地流淌而出。

我喜欢用孩子们身边的故事、生动的图片,讲解“税收带来祖国美”和“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税收与生活息息相关。随处可见的公园、同学们使用的课本、校门口的公交站台等等,都是税收这个‘魔术师’发力的结果……”一时间,偌大的礼堂只有我的讲话声和孩子们做记录的沙沙声。当我说出“谢谢”结束讲座时,全场响起掌声。后来,我背着晨光小学的纪念包,走上一个又一个讲台,自信心也一点点建立起来。

我现在常拎的一个乳白色的帆布包,是江阴初级中学送的。包身印的是校园风景,旁边有3排字,印着该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包面左上角是包带上垂下的一条墨绿色流苏,绣着“焉事于此,今日何成”的校训。

这个帆布包代表着我又一次的自我突破。当时,我参加了江阴初级中学组织的歌咏会,2000名学生齐聚现场,我用比平时高半度的音量,为孩子们讲解本地的历史,徐霞客、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李因培等10多位名人的轶事从我嘴里缓缓流出,全场肃静,我都能听到气流从口腔到话筒、再从话筒向外传播的轻微颤动。此后,每当我背上这个包,它都会带给我一种“我可以”的底气。

还有一个印有“鲁迅文学院”的黄色帆布包,是去年我在鲁院参加培训时,作为学员领到的。背着它去上课,我仿佛被拉回了久违的学生时代。学习间隙,大家外出都不忘挎包,一路上我们将有字的那面朝外,仿佛在骄傲地告诉别人,我们来自鲁院!是呵,能够来文学殿堂学习,这对我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在鲁院,有名家给我们授课、解惑,有优秀的同行可以对话、请教,我觉得自己像一块海绵,不停地汲取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营养。这个印有鲁院标识的帆布包,就好像一种有形的、实物的精神鼓舞,激励着我在文学道路上继续前进。

前不久,一个休息日,我心血来潮把家里各处的帆布包集中到一起,将它们整理平整。每一个帆布包背后都有一段特别的故事,带我穿越至往昔岁月,回忆起每一个努力成长的细节。我觉得,它们都是我生命中独特的体验和珍贵的财富,像心间一帧帧温暖的风景,陪伴我继续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江阴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