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系统弹出‘增值税申报表与附加税费申报表数据校验不通过’的提示框时,我还在想哪里出错了,还没想明白就接到了税务部门的辅导电话。”近日,邵阳县某农业合作社办税人员王芳说。
据了解,国家税务总局邵阳市税务局自去年3月起推出“红黄蓝”三色工作法,即以风险等级、问题复杂程度为区分,对纳税人一般操作失误导致的异常情况,启动“蓝色提示”即时化解;对发现的潜在涉税风险,实施“黄色预警”提前干预;对特殊群体的特殊诉求,开展“红色加急”全程帮办,分级分类,精准施策。
“蓝色提示”:异常行为辅导纠正
邵阳市税务局依托电子税务局大数据平台建立“智能监测+快速响应”双轮驱动机制,可集合23项申报指标、17类发票信息,实时分析纳税人办税数据——从申报表栏次填写错位,到减免税备案资料上传不全,多种办税异常情况都能第一时间研判。经研判为操作失误,则会触发“蓝色提示”。邵阳市税务局从市县两级税务部门选拔60余名业务骨干组成快速响应团队,实时在线值守,“蓝色提示”一旦触发,值守干部会在10分钟之内联系纳税人开展点对点辅导,及时纠正失误。
隆回县某制造业企业曾因会计人员离职导致增值税申报逾期,系统触发“蓝色提示”后,当地税务干部立即联系企业相关人员,指导其通过“逾期申报绿色通道”在线补报,并详细讲解逾期申报的后续处理流程,避免企业纳税信用被扣分。
去年3月以来,邵阳市税务局累计发出“蓝色提示”1400余次,辅导修正错误1600余条,其中92%的问题实现一次性解决。
“黄色预警”:风险事项及时消除
不久前,因连续3个月零申报,湖南昊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收到了税务部门的“黄色预警”提示。
原来,该公司承接的项目因跨年施工,会计人员以为需要在项目竣工后一次性确认收入申报纳税,导致连续零申报。邵阳市大祥区税务局通过风险预警识别这一情况后,认为企业存在涉税风险。于是,税务干部前往企业实地核查,并结合项目合同、工程进度单,详细讲解“完工百分比法”的具体应用,帮助企业调整申报数据,避免了企业纳税信用等级降级。
邵阳市税务局结合“行业基准值+企业历史数据+政策匹配度”的预警分析原则,对企业的纳税申报、发票开具、财务报表等数据进行全量、实时扫描,一旦发现企业连续零申报、税负率偏离行业均值15%以上、发票开具异常等风险事项,就通过系统点对点发出“黄色预警”,提供“风险提示—自查辅导—合规修正”的全链条服务。
在武冈市,湖南乡乡嘴食品有限公司就因此受益。当地税务部门通过“黄色预警”监测到其上游5家供应商存在“发票开具金额与实际交易规模不匹配”的异常情况,联合该公司财务、采购部门开展供应链筛查,最终确认是上游供应商短期内开具大额发票导致额度不够而触发“黄色预警”。经过税务辅导,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发票管理制度,避免了税务风险。
目前,邵阳市税务局已通过“黄色预警”引导400余户企业完成自查自纠,调整申报税款3200余万元。
“红色加急”:特殊诉求特殊处理
“本想让子女代办房产证过户缴税,税务干部了解情况后,直接上门为我办理了。”日前,洞口县72岁的张奶奶急需办理房产过户缴税手续,但老人骨折卧床,子女在外务工又不便代办,张奶奶情急之下拨打了12366。了解情况后,洞口县税务局及时启动“红色加急”服务,安排税务干部携带相关设备上门为张奶奶办理,仅用时30分钟,就完成了身份核验、资料核实、税费缴纳等业务,并视频辅导张奶奶的子女办理后续过户手续。
据了解,“红色加急”工作法聚焦老年人、身体功能障碍者、孕妇、学生等特殊群体的涉税需求,提供“需求摸排—定制方案—全程帮办”服务。目前,邵阳市税务局已与全市11个社区、7家医院、14所学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社区网格员定期走访、医院康复科反馈、学校后勤部门收集等方式,主动摸排特殊群体办税需求,推出视频远程帮办、专人全程帮办、上门帮办等服务。
据统计,该局已累计开展“红色加急”全程帮办203次,解决特殊群体困难154个,服务对象满意度100%。
邵阳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志高表示,该局将不断完善“红黄蓝”三色工作法,进一步细化分级预警提示标准,并按月分析预警准确率、企业修正率、风险复现率等指标,让风险管理更精准、税收服务更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