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上下功夫,山东完善跨境税源管理

2025年08月05日 版次:01        作者:本报记者 郭勇 黄卫华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山东“走出去”企业海外版图持续扩大。聚焦“走出去”企业日益增多的跨境资产重组、境外发债、关联交易等复杂业务,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完善跨境税源管理服务,防范利润跨境转移风险,为企业相关跨境业务划出清晰“合规线”。

发生在境外的股权转让,信息难以获取,如何精准关联境内税源?

山东省税务局依托多平台数据检索,全面梳理省属国企股权架构,筛选出10户有海外投资的企业建立重点服务台账,为管理服务打下“数据地基”。

通过重点台账监测,当某国有集团下属子公司的股权在两家境外企业间变更时,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的“数据雷达”敏锐捕捉到这一动态,并迅速锁定这笔“离岸”股权转让的核心——虽由非居民企业操作,却涉及境内股权,须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基于此,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推出“三轮辅导”:首轮解读政策厘清义务,二轮模拟流程规避风险,三轮跟踪操作确保合规,全程“手把手”协助企业明晰流程,让这笔复杂的跨境交易在规范轨道上顺利完成。

境外发债作为企业跨境融资的重要渠道,因涉及非居民企业认购、交易环节隐蔽等特点,易出现代扣代缴不及时、关联交易不合规等涉税风险。山东省税务部门变“事后监管”为“全程护航”,为企业系好合规“安全带”。

针对发债企业,山东省税务部门提前梳理付息、扣缴全流程要点,帮企业搭建税务规划框架。对规模大、周期长的发债企业,该局组建专家团队开展“一对一”辅导。某商业集团正是通过这类服务,精准把握汇率波动对税收成本的影响,及时调整合同条款和还款计划,有效降低了合规风险。

聚焦对外支付等关键环节,山东省税务部门建立“跟踪+辅导”双机制,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等时间节点主动提醒。某租赁企业使用境外子公司发债资金时,虽按月计提利息却未及时处理扣缴事宜。税务部门迅速介入,详解“汇缴期后7日内操作”等细则,帮助企业守住合规底线。

当某医疗集团在跨境关联交易中陷入定价困惑时,一支由4个地市专家组成的税务专项组迅速集结,5次专题研讨、10余轮方案推演,最终为企业厘清合规路径——这是山东省税务局以团队协作破解关联交易难题的缩影。

关联交易业务因关联关系错综复杂、交易隐蔽的特点,其定价争议与资本结构合规性等问题常让企业犯难。山东省税务部门聚合专业力量,打出“协同攻关”组合拳:纵向构建“总局定调—省局主导—市局主抓—县局落实”四级联动机制,横向组建反避税专家、骨干人才专项团队,集中力量啃下“硬骨头”。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在某企业关联交易核查中,专家团队对30余万条销项发票数据抽丝剥茧,精准锁定“境外关联交易单价低于境内非关联”的关键证据;又从全球1400余户企业中筛选出13户可比公司,反复论证后拟定7套调整方案。

“不是来挑错,而是一起找解决方案。”税企“对话式”约谈中,工作组柔性执法、企业积极配合成为常态。税企双方通过多轮沟通快速达成共识,帮助企业消除涉税风险,建立起规范的关联交易体系,实现合规发展与税收安全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