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去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税收风险综合监督管理制度,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一体化税收风险监督管理机制,从实施效果看,有效提高了税收征管过程中风险的识别处理能力、规范了税务人员执法行为,同时提升了征管效率,实现了“用数据、找问题、防风险、增效能”的工作目标。
建章立制,把改革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运行。一项改革探索能否达到预定目标,实施过程是否规范、高效,不偏离“航向”,是成败的关键。为此,在探索推行税收风险综合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湖北省税务局先后制定《税收风险一体化综合监督防控工作规范》《一体化防控工作规程》《湖北省税务局税收风险应对工作规范(试行)》等多个制度文件,对该项制度的管理目标、实施模式、运转流程和监督防控效果评价方式等各项工作均进行了细化和明确,为该项制度的高效实施和预期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信息技术,构建高效流畅的闭环管理机制。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税务机关高效开展税收工作的必要工具和得力助手。利用信息技术,税务机关扩展了征管视野、提高了信息传递利用效率、增强了税收征管能力。实施税收管理信息化,也为税务机关不断创新和完善管理流程,进一步强化税收管理、提高执法水平创造了条件。在实施税收风险综合监督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湖北省税务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税芯模块,“串连”起征管、风控、稽查、督审等部门岗责职能,探索建立以“疑点识别—任务下达—整改反馈—执法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全流程执法风险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使风险识别、任务传送、应对化解,以及监督追责等事项形成了一体化“闭环管理”,既从整体上提升了税务执法风险防控的主动性、精准性和靶向性,实现了执法风险的多部门联防联控联治,也有效提升了税收征管和执法效能。
湖北省税务局探索实施税收风险综合监督管理制度,是深入践行税务总局依法治税、以数治税和从严治税要求,持续规范税务执法行为、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的一项有益探索,为税务机关提高税收征管和执法效能,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