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群体”,残疾人事业被誉为“春天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各地税务部门按照税务总局部署,依法履行职责,一手抓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管,依法依规组织残保金收入,为残疾人生活就业提供财力保障;一手抓政策落实,最大限度释放扶残助残税费支持政策红利,积极营造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税收环境,全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为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依法征收残保金,助力残疾人事业发展
“在养鸡过程中,需做好不同日龄段的免疫力提高措施,及时扩群,保证鸡舍空气新鲜度。”……前不久,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开展了一场残疾人阳光增收实用技术培训,为来自全区各乡镇的25名残疾人学员讲授果树高产栽培、生态养鸡养鱼技术、鱼病综合防控及绿色蔬菜栽培等实用内容,帮他们拓宽增收渠道。
据统计,像这样的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去年全国共有26.6万人次参与。类似培训的广泛展开,背后离不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支撑。
我国有超过8500万残疾人。为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国家设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一政府性基金,专用于残疾人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等方面。
《残疾人就业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015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残保金由税务局负责征收、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2019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6部门联合发文,实施残保金分档减缴政策;2020年,税务总局制发公告,进一步明确残保金申报事宜。
目前,国家在残保金征缴方面,已构建起由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组成的多层次法律体系。
根据地方实际,各地税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细化出台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财政、残疾人联合会等各方职责,让残保金的征收更加规范、透明,为支持残疾人事业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与自治区残联打通数据传输渠道,实现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年审数据在系统间实时传递,以数据为依托,准确计算残保金数额,增进征缴便利性。湖南省税务局开展专项调研,摸清费源底数,2024年帮助超10万户经营主体完善费种认定,实现应管尽管、应减尽减。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建立机关事业单位残保金全流程闭环协作征管模式,着力提升机关事业单位残保金征缴质效。数据显示,内蒙古2024年本级残保金收入约占残联部门财政拨付资金的43%。
落实税费支持政策,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
在福建柒牌时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夹克车间,听障人士吴小兰正在专注地做着车缝工作。凭借这份工作,她每月能拿到7000元左右的收入。
“公司一共安置了20余名残疾人就业,这样做,我们既可以承担社会责任,又能够降低运营成本。”福建柒牌时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助理林培迎说。
为了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支持政策: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按照安置残疾人的人数实行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支出,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100%加计扣除;对安置残疾人就业人数达标的单位,可减征或免征该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对残疾人员本人为社会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服务,免征增值税;残疾人个人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
受益于此,福建柒牌时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两年获得企业所得税减免、残保金减征等数百万元。
位于山西的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开创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创办福利工厂的先河,其开办的山西太钢福达发展有限公司,是山西省首批“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也是山西省规模最大、安置就业人数最多的大型综合福利企业。
“目前,太钢集团共帮助535名残疾人就业,平均每年能享受增值税退税1890万元。”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综合税务室主任石磊表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为积极支持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各地税务部门深入落实安置残疾人就业创业相关税费支持政策,持续在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发力。
贵州省税务局主动与省残联建立助残信息沟通联络机制,广泛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吉林省税务部门通过“线上云课堂+线下流动站”的方式,广泛宣传助残政策,推动政策“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深圳市税务部门依托税务大数据,精确分析摸底企业安置残疾人、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征个人所得税等情况,准确把握企业涉税需求,优化政策宣传辅导……
在税务、残联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环境愈加包容、完善、优化。《2024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14.4万人,新增51.2万人。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积极助残扶残,切实为残疾人群体排忧解难
6月3日,福建泉州市税务局推出的“税悦星程”关爱孤独症群体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福建省妇联系统“焕新起航为‘她’筑家”主题改革创新特色项目一等奖。
2019年起,聚焦孤独症群体康复之难、家庭之困,泉州市税务系统妇联创新打造了这一志愿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关心关爱志愿服务。6年来,该项目累计举办活动289场,辐射1200多个孤独症家庭,服务4700余人次。
泉州市税务局开展的这项工作,是全国各地税务部门积极投身扶残助残事业、关心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士的生动缩影。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决策部署,针对特殊人员的特殊需求,2021年12月,税务总局专门印发《关于关心关爱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员 做好纳税缴费服务工作的通知》,切实解决残疾人等特殊人员在纳税缴费中的急难愁盼,从升级现场服务、优化智能服务、强化拓展服务等方面优化针对残疾人群体的纳税服务举措,为扶残助残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各地税务部门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采取灵活多样的志愿服务方式,积极助残扶残,切实为残疾人群体排忧解难。
黑龙江五大连池市税务局开展“龙税担当 巾帼力量”志愿服务活动,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捐赠图书,在残疾人托养中心慰问残障老人,通过物质帮助和精神关怀,营造关爱特殊群体的良好氛围。江苏盐城市税务局“税悦银辉”老党员工作室向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捐赠1万元图书,为残疾人学生传递来自税务人的关心关爱。
今年,在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全国税务系统有7个集体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依法依规组织收入筑牢民生保障坚实根基,多措并举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地,优化管理服务为残疾人就业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扶残助残路上,全国各地税务部门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支持残疾人事业,为“春天的事业”增添更多税务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