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施策,对照“特征图谱”追欠

2025年08月08日 版次:03        作者:韩学进 彭祯 萧然

“今年1月—7月,全市税务部门累计追征欠税39.89亿元。在33个欠税相关的执法手段中,我们累计采取了25项措施,覆盖面75.8%,有效遏制了新欠增长,并实现了易征、可征类欠税余额只减不增。”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南通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海燕说。

欠税追征是税收征管法赋予税务部门的一项重要权力,旨在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维护税收公平和征管秩序。实际工作中,如何科学评估欠税企业的清偿能力?如何分类施策,既帮助一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又防止恶意拖欠造成税款流失?在欠税追征中如何规范执法措施运用,让一线干部会用、敢用?……针对这些问题,南通市税务局从三个维度探索建立欠税管理机制,即综合评估“能否清”、分类施策“精准清”、赋能基层“规范清”,同时用足用好税收征管法赋予的欠税追征执法手段。

“数据+标签”:

综合评估“能否清”

通过税务大数据精准“画像”,综合判断企业清偿能力,是做好欠税追征工作的基础。为此,南通市税务局通过整合税务内、外部数据,从欠税成因、经营现状、投资情况、资产状况、债权债务关系等方面对欠税企业进行多维度“画像”,并与发票、个税、社保数据及互联网披露信息等交叉验证,分析企业是否具备清偿欠税的能力和相应的资金来源,形成“身份、资产、结论”三大类标签。

南通市税务局征收管理科科长刘黄宝介绍,“身份类”标签主要包括欠税企业是否为集团企业,是否处于正常经营、经营困难、停工停产、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状态;“资产类”标签包括欠税企业是否存在货币资金、应收债权和其他动产、不动产、金融资产、无形资产等;“结论类”标签包括能清偿、部分清偿、无法清偿等。

通过对标签的细化管理,南通市税务局构建了欠税企业“特征图谱”:对标签为“集团企业”的企业,自动匹配关联企业的退税信息,提示采取“以退抵欠”措施;对标签为“部分清偿”的企业,该局进一步跟踪财务和发票流信息,观察纳税人经营状况变化,判断是否对其资产、运营收入或投资收益采取强制执行,或者对到期债权行使代位权;对标签为“无法清偿”的企业,分析其财产流动信息,判断是否符合撤销权,或存在转移资产等逃避追缴欠税行为,评估其申请破产的可行性。

“今年以来,经过大数据分析和逐户分析摸排,我们对辖区内百万元以上欠税户分别打上‘标签’,并对单个企业的多种标签进行组合,据此分析判断企业清欠是否有正常的现金流作保证,是否有相应的资产作保障,从而确定欠税追征的优先次序,提升了欠税追征效率。截至目前,5.74亿元欠税款已顺利入库。”启东市税务局征收管理股股长彭燕巍说。

“柔性+刚性”:

分类施策“精准清”

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资金短缺,形成欠税,对此,不宜采取“一刀切”的强硬手段追征税款。如何分类追征?南通市税务局根据欠税清偿能力评估结果,对大额欠税企业采取“一类一策”“一企一策”的办法实施追征。

对经营不正常,但有不动产租金收入的企业,该局积极辅导企业采取“以租抵欠”方式,分批清缴税款;对同一集团内不同成员企业既有欠税又有大额退税的,主动协调“以退抵欠”;对既有欠税又有政府债的企业,综合运用调库资源等多种手段,推动政府优先安排化债资金并定向缴纳欠税,化解“三方债”。

对于恶意拖欠税款、故意不配合追征的企业,在常规催缴手段失效后,南通市税务局充分运用《税收征管法》赋予的权力,综合采取联合担保、阻止出境等措施。2024年以来,该局累计实施阻止出境163户次,对31户企业追征税款1.31亿元;另有26户在相关措施实施前,经过税务部门提醒即缴纳欠税1.05亿元。

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中被发现欠税2607万元,经南通市税务局多次催缴后仍不缴纳。海安市税务局依照法定程序对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采取阻止出境措施。收到《阻止出境决定书》后,该公司主动派出华东区域财务经理和集团地产开发公司财务总监,协调解决清偿欠税事宜,先期缴纳1600万元欠税并提供纳税担保,在今年初已缴清全部欠税。

“工具+实战”:

赋能基层“规范清”

为帮助基层税源管理人员解决执法措施不会用、不敢用、不善用等问题,南通市税务局积极探索推进欠税数字化管理:通过数字化管理工具,引导欠税追征人员开展清偿能力分析,知道“做什么”;编写欠税追征措施适用指引,规范欠税追征权力行使,明白“怎么做”;实施欠税追征全流程跟踪,发现欠税追征尽职履责的缺口,评估“做得怎么样”。

在此基础上,南通市税务局开展实战化模拟教学,通过“场景适配+案例示范”方式,编写阻止出境、代位权、强制扣款、强制拍卖等7大类实训教材。该局还建立了欠税追征实训基地,模拟实际场景,采取“面授+远程”“集中+分散”“理论+实操”等实训方式,开展多批次实战化、小班化教学,切实提升基层欠税管理能力。

如东县税务局苴镇税务分局干部朱袁欣说:“智能化的欠税管理工具为每个欠税企业打上了不同标签,辖区内欠税企业状态一目了然,帮助我们快速找准清欠重点。同时,实战化的培训将程序规定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场景,有助于提高基层人员的实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