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失败是创新的需要

2025年08月08日 版次:05        作者:刁浩然

【新闻回放】近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制定并印发了《深圳市科技创新领域宽容失败履职尽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为深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提供了制度保障。

近日,笔者走进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钢精带)智能化生产车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十二个大字印在厂区的墙壁上,十分醒目。随着采访深入,当0.015毫米的手撕钢如蝉翼般展开,笔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逐渐对企业如何在政策赋能与自我革新中实现“破”与“立”,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税收政策是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涵盖了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环节,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且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到120%;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实行5%的加计抵减,且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到15%;2024年,国家又出台支持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企业所得税抵免政策,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专用设备更新改造投入。

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政策,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以太钢精带为例,从攻克0.02毫米手撕钢技术壁垒,到在全球首发0.015毫米手撕钢,通过持续创新,太钢精带成功研发出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新材料产品,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垄断,而且凭借产品的高性能和低成本优势,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并逐步拓展至国际市场,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实现了快速增长。

科技创新就像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往往面临着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等重重考验,失败与挫折如影随形。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现行税收政策对失败的研发持宽容的态度——政策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失败的研发费用,也能加计扣除。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说,“对未来的探索本来就没有‘失败’这个名词。”

巧合的是,在太钢精带,公司管理层同样对失败持宽容态度。2016年,太钢精带成立了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而研发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挫折。企业生产线主管刘晓东介绍,在复杂的轧制研发过程中,平均两天断带一次,原料、工艺、设备等只要稍微有些波动,钢带就会断成碎渣,工程师只能爬进机器,用手抠、用手抓,一点一点将碎渣清理出来。在研发过程中,团队经历了700次失败、170多个设备难题、450多个工艺难题……不断试错的创新突破和货真价实的数据积累,成了“失败”带来的最宝贵经验,为国产手撕钢完成突破、实现量产提供了基础。

“反对守成”——现行税收政策同样发出了清晰的信号。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第一条规定,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换句话说,若只是简单的技术升级,不属于研发活动,相应费用便不能税前加计扣除。

和上述税收政策导向一致,太钢精带同样反对守成。刘晓东说,有人曾形容手撕钢团队像不停旋转的创新陀螺,似乎过几年就会“冒”出一款划时代的新产品。研发一批、储备一批、生产一批,正是太钢精带持续创新的生动写照。如今,太钢精带研发的手撕钢已拥有国家专利46项,获得欧盟承压设备指令PED、回收材料翠鸟等多项认证,其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

从国产手撕钢的成功“突围”可以看出,“鼓励创新”是导向,“宽容失败”是态度,“反对守成”是底线,三者在内在逻辑上高度统一。只有鼓励创新,才能让研发有清晰的目标;只有宽容失败,允许试错,才能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到成功的路径;只有反对守成,才能避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逡巡不前,避免陷入因循守旧的泥沼不能自拔。

太钢精带的标语很短,其中的意味却很深长。宽容失败是创新的需要。不允许失败,势必阻碍创新,甚至扼杀创新。

(作者系中国税务报社2025年度骨干通讯员培训班学员。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宜昌市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