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尔康:每年至少开展1次内部税务审计

2025年08月08日 版次:08        作者:本报记者 何爽

“瑞尔康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彩色隐形眼镜生产基地。经过多年发展,这家从县城里发展起来的企业,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

“real”,翻译成中文是真诚的、真实的。在吉林瑞尔康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尔康),文化墙上展示的英文“realcon”正有此意。最近,记者走进这家从小县城走出的“美瞳巨头”,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税务合规故事。

法国雕塑家罗丹有一句很著名的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就意味着要去探索、去寻找。我们的理念,就是探寻不同的美,把各种各样的美,细腻地融入产品设计中。当然,我们也会把这种细腻体现在日常税务和财务的管理中,通过不断改变顺应合规管理的需要。”瑞尔康总经理王瑾说。

瑞尔康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仓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彩色隐形眼镜生产基地。经过多年发展,这家从县城里发展起来的企业,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走进瑞尔康,充满现代科技感的生产车间令人眼前一亮。透过玻璃幕墙望去,企业生产线高度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各生产段流水线分工明确,工业机器人与AGV小车协同作业,将一片片隐形眼镜有序地在各智能工序间流转。

在这里,专利证书构成独特的“技术年轮”。王瑾介绍,目前他们已经拥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同时还获得了11个产品注册证。由于隐形眼镜花纹更新非常快,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也为了打造自身优势,瑞尔康研发出万余种不同的花纹,并使用“内面覆膜”印染工艺,眼镜片就好像油墨画一样,有着丰富的色彩表现力。“凭借这一技术,瑞尔康没有接到一则因隐形眼镜褪色的投诉。”王瑾说。

2018年,瑞尔康精准把握“使用周期越短越健康”的市场需求,依托全国首张日抛证实现业务爆发式增长。王瑾告诉记者,瑞尔康以此为契机,组建专属设备团队迅速扩充产能,自主开发制造设备,在技术、产量、自动化等多维度实现升级,企业研发投入逐年递增,近3年,研发强度达6%以上;瑞尔康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额1000万元以上;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300万元以上。2024年,瑞尔康销售额首次突破5亿元。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下,瑞尔康研发活动中的涉税事项也逐渐变得复杂,客观上需要更加精细的税务管理。因此,瑞尔康聘请了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管理层,指导公司构建更加透明化、系统化、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对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精准管控。“我们将合规经营刻在发展基因中。”王瑾说。

目前,瑞尔康规范了研发事项的财税处理流程。在瑞尔康技术中心,构建了标准化研发管理体系,制定涵盖立项、小试、中试、结项等全流程的规范审批制度,建立常态化跟踪监督机制,通过ERP系统对研发、生产、销售实行透明化、模块化核算,按项目独立建账,穿透式跟踪人、料、机投入,确保数据可追溯。

为有效防控风险,瑞尔康集团总部每年聘请专业团队至少开展1次税务审计,具体内容聚焦审批流程执行情况、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适用情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匹配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同时,瑞尔康对付款流程作出明确规定,需经业务部门、管理层、集团财务总监及董事长多级审批,并经过合同流、资金流、货物流、发票流核验,严格防范违规风险。

“做好风险防范,就是为企业发展加固安全网。”王瑾说。为此,公司建立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体系,通过开展最新税收政策、会计准则等专题培训,确保团队始终掌握前沿知识。同时,构建“双轨审计咨询机制”——每年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报表审计并优化内控流程,同时引入专业税务咨询团队提供全周期合规指导,从票据审核到税费申报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管理,连续5年纳税信用级别为A级。

从技术升级、产量升级到自动化升级,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制造业的今天,瑞尔康以超前视野率先完成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通过工业机器人与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替代以往的传统人工作业模式,将产品生产周期缩短至72小时,合格率提升3%—5%,不仅荣获“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吉林省数字化车间”等权威认证,而且通过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了智能化转型的样本。“未来,我们将同步推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向精密化、精细化管理转变,推动标准化工厂向精密化工厂转型,筑牢税务合规体系,持续巩固行业标杆地位。”王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