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听证会上的一场激烈交锋,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改革中的深层矛盾暴露无遗。美国财政部部长斯科特·贝森特面对两党议员质询时,为特朗普政府主导的美国国内收入局(IRS)大规模裁员以及人工智能(AI)替代计划作出辩护,却意外引发关于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科技与人力平衡的激烈辩论。
裁员风暴:岗位消失背后的政策逻辑
根据美国财政部税务管理监察长提供的最新审计报告,自特朗普政府启动“联邦机构瘦身计划”以来,美国国内收入局已累计裁撤11433个岗位,占总雇员数的11%。被裁职位包括18%的税务官以及10%的税务检查人员等,这些岗位主要负责追缴欠税、调查未申报案件等执法职能。
“我们正在经历税务执法体系40年来最剧烈的结构性调整。”美国国内收入局前首席技术官约翰·奥尔森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指出,2023年有超过200名具有15年以上经验的税务专家选择提前退休,导致全美62个区域办公室出现大量积压案件,更不要说现在税务系统面临更加窘迫的境地。纽约州税务员工会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每个税务检查人员平均需处理案件量较2020年激增47%。
然而,面对马里兰州民主党众议员斯滕尼·霍耶关于“财政部计划再裁撤4万个岗位(含一半以上的执法人员)将导致系统崩溃”的质疑,贝森特却援引麻省理工学院2023年政府效能研究报告称:“增加缺乏经验的催收人员,反而会使每美元追缴成本从0.38美元升至0.72美元。”
去除冗余:节省预算却带来系统风险
贝森特在听证会上重点展示了美国国内收入局的技术升级路线图:通过取消137份冗余服务合同、清理2.3万个闲置软件许可证,美国国内收入局已在“未中断运营”前提下削减了20亿美元预算。随着“无纸化税务计划”的推进,美国国内收入局今年内将实现将纸张处理成本从1.2亿美元压缩至2000万美元,并实现98%的电子申报覆盖率。
但美国国内收入局前网络安全主管艾米丽·陈向美国政府信息交流平台FedScoop透露,预算削减已造成关键系统升级延迟。原定2023年部署的新一代欺诈检测算法因资金短缺推迟至今年执行,而现有系统在2023年报税季就已出现单日270万次异常登录报警。“当智能审计系统标记的异常交易需要人工复核时,税务系统的人手缺口就会形成致命短板。”艾米丽·陈警告称。
国会博弈:“AI赋能”究竟靠不靠谱
据了解,美国两党在政府机构技术替代方案上的分歧愈发尖锐。共和党力推的《智能政府2025》法案,要求未来3年联邦机构人工智能采用率提升至60%。贝森特说:“人工智能系统的边际成本近乎为零,这才是现代化税务管理的出路。”而民主党主导的《人力保障修正案》则规定,任何裁员计划必须通过“技术可行性听证”。
听证会接近尾声时,美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霍耶要求财政部在45天内提交具体的技术替代路线图:“我们需要知道人工智能何时能处理跨国公司的转让定价争议,何时能识别利用区块链非同质化通证(区块链网络里具有唯一性特点的可信数字权益凭证,可在区块链上记录和处理数据)逃税的艺术家,我们不想听用ChatGPT生成的空洞承诺。”贝森特则重申核心理念:“当人工智能可以完成87%的标准化税务流程时,坚守臃肿编制才是对纳税人的不负责。”
当地媒体称,这场辩论折射出美国深层的制度困境:联邦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还是沦为财政紧缩的挡箭牌?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院的模拟推演显示,若按现有裁员速度推进,到2026年美国国内收入局将面临每年120亿美元的税收漏洞,恰好抵消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行政节约。
当听证会结束时,拨款委员会主席要求全体议员起立向离场的技术官员致意,但超过1/3的议员选择静坐抗议——这个细节或许预示着,关于科技与人力平衡的争论,注定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美国两党争议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