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税务总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组织青年干部开展“强基”赋能实战训练营,通过30余场实地调研,提高青年干部解决复杂涉税业务问题的能力。
“铁三角”啃下“硬骨头”
“条文背得熟,数据理得清,可一进企业门,面对实打实的经营场景、复杂的涉税问题,还是感到心里没底。”青年干部仲泽善道出不少税务新兵的痛点。
西安高新区作为全国第五大科技创新高地,已形成汽车、电子信息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全球领先的闪存芯片生产基地与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2024年,西安高新区税务局辖区内纳税超亿元企业达58家。这些企业规模大、涉税问题复杂,对青年干部的业务能力提出考验。
针对这一痛点,“强基”赋能实战训练营优化资源配置,运用“税企共治联络员”制度,选取30家重点企业,组织青年干部开展实地调研。训练营组建了“1+2+N”硬核团队,即一名科所长担任组长,两名业务骨干担任核心成员,多名专家作为后备力量,一方面为大企业搭建“首席联络员+攻坚团队+专家顾问”铁三角架构,以项目化运作攻坚大企业征管难题;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创新机制,为青年干部精准调研筑牢组织基础,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应对企业复杂经营场景、深挖涉税问题。
数据穿透挖出“真问题”
为锤炼青年实战能力,西安高新区税务局依托“强基”赋能实战训练营,深化数字治理应用,通过设立行业风险模型、申报数据智能校验等技术,精准识别异常数据,推动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经验式向数据化转变。在训练营的“实践淬炼”环节,青年干部提高了从报表穿透至现场的数据洞察能力,在实战中精准揪出一个个涉税“真问题”。
青年干部仲泽善在运用行业风险模型分析千户集团企业财务数据时,发现某工程技术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利润表营业收入差异较大,存在涉税风险。他立即与该企业的“首席联络员”开展实地调研,发现该企业政策适用错误,随即辅导企业更正申报。
针对某信托企业高频涉税事项,青年干部崔潇骁与联络员团队联合西安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通过筛查某千户集团企业参与该信托企业2022年定向增发及竞价减持记录,比对其申报数据与资金流水,发现该信托企业对金融商品转让业务存在适用增值税政策的偏差,导致2022年度—2024年度申报错误。崔潇骁按图索骥,辅导企业更正历史申报,涉及税款700余万元。该信托企业同类减持业务2025年已实现自主准确申报。
主动求索创造新工具
为进一步提高解决大企业复杂涉税问题能力,青年干部依托“税企共治联络员”机制深度交流、复盘痛点,围绕实战所需综合素养,汇总形成《岗位核心能力清单》,明确6类18条核心能力标准。
在实地调研辖区内建筑行业过程时,青年干部发现部分企业预缴申报数据存在疑点。为高效筛选海量数据,给企业提供涉税风险指引,青年干部王嘉仪创新应用计算机编程语言Python,搭建“税企共治信息库”,为企业动态“画像”,通过设置维度权重、预设风险指标(如税负偏离率等),输出风险结果并形成“风险热力图”,锁定高风险项目。“该图可实现多税种及发票风险全景展示,并以红黄绿三色标注项目风险等级,实行‘一项目一策’。”王嘉仪介绍。
在“强基”赋能实战训练营的课程安排中,青年干部计划分三批开展风险应对,通过“风险热力图”锁定高风险项目,识别潜在风险点。目前,首批风险核查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查补税款745.37万元,有力提升了税收数据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