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加强自然人股权转让涉税监管

2025年08月19日 版次:03        作者:朱乃欣 史华 本报记者 吴冬亮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镇江市税务局针对自然人股权转让中的涉税风险,强化税收监管,通过数据共享、完善涉税事项办理流程等举措,提升全市自然人股权转让税收征管质效。

优化部门间数据交互机制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自然人转让股权办理变更登记,实行“先税后证”制度,即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先在税务部门办理纳税申报,通过审核并缴纳个人所得税等税款后,才能办理产权变更登记。税务部门在涉税审核过程中,有时会发现自然人股权平价或低价转让、未分配利润长期挂账、股东信息变更瞒报等问题。

为此,去年以来,镇江市税务局联系相关部门,不断优化涉及个人转让股权的数据交互机制。通过该机制,税务部门能及时获取当地市场监管、住房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涉税信息。然后,结合纳税人申报、第三方评估等信息,税务局进行综合分析,能更高效地识别出个人股权转让中应申报而未申报或申报、缴税数据有误等风险疑点。

该局建立纳税人股权转让涉税申报的信息台账,对重点企业数据信息进行“一户一台账”归集整理,详细列明转让的基本情况、交易价格、结构变动等,便于税务部门对这些重点企业的个人股权转让涉税数据进行清单式管理。

同时,镇江市税务局还成立了自然人股权转让税收管理专项工作小组,进一步做好相关审核工作。组长陈佳告诉记者,由于部分企业申报股权转让时存在未分配利润长期挂账、股东信息变更瞒报等情况,税务干部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为此,镇江市税务局从全市税务系统抽调业务骨干,重点核查股权转让价格合理性、关联交易真实性等问题,并予以解决。

利用风险防控“仪表盘”快速锁定疑点

自然人股权转让涉及多方面数据信息,而大量涉税信息归集后,如果仅靠人工审核,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疏漏。去年3月,镇江市税务局针对自然人股权转让风险特征,梳理出18项自然人股权转让风险指标,比如历史股权转让未办理税务变更登记、净资产异常浮动等,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据信息平台。据了解,该平台归集程度高、操作简单,具有查询功能。比如税务干部输入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就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让涉税风险疑点一目了然。因此,这一平台也被该局税务干部称为风险防控“仪表盘”。

据陈佳介绍,实际工作中,虽然“先税后证”制度消除了不少风险,但仍存在股权转让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从而少缴个人所得税等问题。“通过风险防控‘仪表盘’,我们能够很快定位并锁定具体风险疑点,进而采取监管措施。”陈佳说。

利用风险防控“仪表盘”,税务干部可以直观了解投资人信息是否变更等。对于其中显示的问题,相关业务科室干部及时定向跟踪,并联系纳税人进行核实整改,确保及时完成风险应对排查。

前不久,镇江市税务局利用风险防控“仪表盘”发现,镇江某电镀公司股东于某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以购入该股权时的价格转让给汤某、贺某,于某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金额明显低于股权当前对应的净资产额,属于“平价转让”甚至“低价转让”情形。根据风险防控“仪表盘”显示的风险点,税务部门向于某发出提醒,同时安排税务干部为其讲解政策规定并辅导重新申报,最终于某依法合规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分类处理,优化业务流程

镇江市税务局还进一步强化前后台联动机制,将自然人股权转让涉税业务办理流程分为“简易流程”和“一般流程”,实行分类处理。没有风险疑点或风险程度较低的业务被归入“简易流程”,由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进行资料预审并处理,其他业务则需要按照“一般流程”由前台和后台共同办理。如果遇到复杂业务,则将其交给后台审核团队,利用风险防控“仪表盘”进行分析,部分疑难业务还会被交给自然人股权转让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处理。

“经过分类处理,既减少了简单业务的办理时间,也确保了相对复杂业务的执法准确性,保障了纳税人权益。”陈佳介绍,实际上进入“一般流程”的业务较少,近九成业务通过“简易流程”当天即可办结。

据统计,2024年以来,通过优化举措、加强自然人股权转让涉税风险管理,镇江市税务局共核查自然人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风险1000余人次,查补税款2000余万元。

镇江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刘青表示,该局将继续加强协同监管,完善指标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执法服务+纠错提醒+依法查处”的闭环处理机制,做好纳税人辅导,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