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同安区税务局探索建立“基层吹哨+统一调度”机制

提升税费风险感知和应对能力

2025年08月20日 版次:04        作者:本报记者 雷晴

基层税务机关是税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风险防控的“前沿哨兵”。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同安区税务局探索建立“基层吹哨+统一调度”税收风险防控新机制,通过基层吹哨、部门响应、领导调度、多级联动,持续提升日常管理风险上报及时性、规范性,有力防控税收风险。

基层吹哨,提高风险防控敏锐性

“基层吹哨是自下而上提供风险线索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推动各部门进一步树牢风险意识,切实防范化解税收风险。”同安区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局局长谢霆介绍。

据了解,今年以来,同安区税务局依托“一体式”应用系统的“线索上报”功能、本地办公系统、邮件等渠道,建立风险线索快报机制。各条线、各部门、各岗位可快速上报日常管理中发现的典型性风险、跨区域风险、系统性重大风险这三类线索。

今年5月,税源管理部门发现某地址具有典型性风险特征,立即通过本地办公系统上报税收风险管理局,税收风险管理局收到线索当天即采取行动——抽取一定比例疑点企业进行“三个以上同类风险特征”判断,根据疑点企业风险特征搭建指标模型分析。确认疑点企业后,税收风险管理局立即向征管部门、第一税务所发送预警信息,运用税务登记信息排查锁定辖区疑点企业数十户,随后征管部门协调税源管理单位采取限制性征管措施,阻断疑点企业继续实施虚开发票行为,遏制风险苗头。

“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风险防范中枢,对基层‘哨声’进行有序收集、科学分级与快速处置。”同安区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育松补充道,风险管理部门迅速行动,对于单一性、突发性风险问题,联动相应职能部门排查原因,争取及时消除问题、疑点;对于综合性、典型性、系统性问题,联动税政部门、征管部门等多部门开展研判核实,挖掘问题根源,提出改进征管建议。

统筹调度,提高风险防控精准性

在基层“哨声”预警的基础上,同安区税务局建立健全统一调度制度,依托本地办公系统和工作流程,制定了清晰的风险上报标准与统一调度路径。

当税源管理、征管等部门发现纳税人风险行为特征一致性高、发票风险等级高时,逐级向上汇报,分管领导根据风险内容指向、发生频次、风险程度等维度,明确工作要求,由区局主要负责人提出工作建议并形成工作方案,最终由风险管理局全程督促落实并回溯分析成效。

“区局主要负责人基于全局视野进行风险研判,统一调度,明确资源调配指令,有利于把力量用在刀刃上。”谢霆告诉记者。

今年4月,同安区税务局风险管理部门通过登记、申报、发票等信息,总结提炼虚开发票特征,搭建指标模型,扫描出10余户典型性风险疑点企业和一个涉及近百户企业的行业虚开发票团伙。随后,同安区税务局快速启动统一调度制度,上报区局分管领导调度处理。风险管理局组建分析团队,深入剖析典型性风险企业运作模式,定制征管实施方案。同时,快速梳理该行业新办户虚开发票手法,形成预警要点,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风险管理部门厦门市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为全市乃至跨区域风险联防联控赢得先机。目前,该案件已移交稽查部门。

区域联动,提高风险防控全面性

面对日益复杂的跨区域涉税风险,单独依靠某一区局力量难以形成全面覆盖的风险防控网络。因此,同安区税务局通过“哨声”快报与统一调度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市区两级风险分析师队伍的工作合力,织就了一张快速响应、全域覆盖的风险防控网络。

今年上半年,厦门市同安区公安局、税务局通过精密布控,成功抓获某虚开发票团伙主要成员。此前,同安区税务局在日常风险防控中发现多户高风险企业,通过快速分析企业关联性及作案手法,迅速锁定虚开嫌疑人并上报厦门市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

接到疑点线索后,厦门市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迅速反应,立即指定市、区两级骨干分析师,在全市铺开“大网”,精准定位本地风险企业,并成功追踪、传递了关键的跨省虚开发票人员线索,最终锁定团伙主要成员及关联网络。确认线索后,厦门市税务局相关部门统一指挥,基层税务局、税务稽查、公安部门紧密联动、快速处置,从源头阻断虚开行为的升级扩散。

据统计,今年以来,同安区税务局依托“基层吹哨+统一调度”税收风险防控机制,快速联动市、区两级税务局,发现并处置多个团伙虚开发票线索,确认虚开发票企业一百多户。

下一步,同安区税务局将深化“吹哨”机制,完善、规范“吹哨”流程,强化基层税源管理单位风险感知能力,不断总结优化风险指标模型,进一步提升风险预警能力,推动税收征管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助力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