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昔日戈壁荒滩 今朝“五子登科”

2025年08月20日 版次:06        作者:陈杰 杨书生 李晓婷

昔日的戈壁荒滩上,一片片光伏板“海洋”孕育出澎湃的绿色发展动能。国家税务总局海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州清洁能源产业入库税收收入22亿余元,较2020年增加13亿余元,增长近2.5倍。

“清洁能源产业税收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国家能源大基地项目建设。”青海大学财经学院教授任善英说。受清洁能源产业带动,海南州工业税收增长强劲。近年来,海南州已经初步形成水、风、光、地热、储能“五子登科”新格局,实现了由传统农牧业向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绿色新型产业的转型。

2021年—2024年,海南州清洁能源税收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清洁能源税收4年合计入库78.56亿元,占税收总量的69.6%。2024年清洁能源税收占全州税收总量的70.38%。清洁能源税收的快速增长为海南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南州以太阳能产业为龙头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聚集效应显著。从链上企业的纳税规模看,2024年纳税额过亿元的企业有4家,合计纳税9.85亿元,均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业链;纳税额1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有40家,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有32家。

随着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退役”光伏组件的回收处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2017年—2022年,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投集团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光伏产业技术分公司等企业,通过攻坚克难,自主开发22台组件回收设备,建成国内首条年处理能力达4000吨的组件规模化回收生产线,实现铝型材、玻璃、贵金属、高纯硅材料等高价值原材料的大规模完全回收。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海南州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增长较快,但从青海全省看,海南州制造业规模小,先进制造业仍在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足、营收有限、资产不多、税收贡献不大,推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任重道远。对此,青海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宏岩建议,应持续优化税费服务,并按照“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参照《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对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采购本地化率超50%的项目等给予相关补贴。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海南藏族自治州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