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执法规范化要求提升与数字化场景延伸的双重挑战,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沈北新区税务局瞄准治理难点靶向发力,构建法治生态体系、创新智慧执法、培育法治专业队伍,不断推动基层税收管理从经验式向法治化转变。
以制度创新为先导,构建起“智慧执法、学法强基、法惠民生”三位一体的法治生态体系。在执法规范层面,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数字化升级,通过智能执法平台实现执法主体、程序、结果全流程公开,建立执法记录仪使用规范,将法制审核嵌入重大执法决策流程,让每项执法行为都经得起法律检验。在法治建设层面,创新“清单式”学法机制,制定《领导干部学法清单》《税收法规实务手册》,重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建立重大事项全链条督办机制,推动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持续提升。在法治服务前沿,创新打造“税小花”巾帼志愿服务品牌,组建公职律师调解团队,建立“法治门诊”制度,通过定期开展法治体检、争议调解、政策辅导,将法治服务延伸到纳税服务最前沿。
创新构建数据治理双轨机制。在数据应用方面,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协作清单制度,明确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12个部门数据调取权限和使用规范,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交互全程留痕、依法溯源。在安全防护方面,严格遵循税收征管法及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规,建立“采集—存储—使用—销毁”全周期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在欠税公告、信用评价等场景中实现关键信息自动隐匿。特别是在处理2024年752户次欠税企业信息公示时,通过动态身份信息加密技术,既保障了税收执法权威,又有效维护了纳税人合法权益,实现数据治理效能与法治原则的有机统一。
针对数字化转型中的征管难题,积极构建“风险预警—证据锁定—法理矫正”的法治闭环治理模式。以某企业预缴税款争议化解为例,依托税务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历史数据对比、行业基准值分析、成本收入配比三维建模,精准定位风险疑点。组建“数据分析师+法律顾问”复合团队,依法调取9类证据资料,确保证据链条完整规范。运用“说理式执法”,将法理阐释与政策辅导相结合,引导企业主动修正申报,最终实现补缴税款与税法遵从度双提升。这种刚柔相济的治理模式,既彰显了税收法治的刚性,又体现了执法温度,形成征纳良性互动。
在破产企业欠税清缴等复杂领域,打出法治组合拳。通过建立“法院联动核查—专业团队研判—立体清缴执行”工作机制,成功化解某破产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历史遗留问题,既创新“税源核销与追溯补缴”并行处理方案,又通过专项辅导协助新产权单位完善税务管理,为同类案件处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法治样本。
(作者系国家税务总局沈阳市沈北新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