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的全面落实和“5C+5R”监控评价体系的推广应用,基层税收执法正从经验管理向数据驱动、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型。但在实践中,仍存在税收政策理解与执行有偏差、自由裁量基准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执法的精准度。
一是完善政策执行标准体系。建议进一步完善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细化处罚裁量梯度,统一执行标准。针对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导致的执行难题,推动税收实体法精细化修订和落地,减少模糊地带。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优化跨区域协作机制,解决同市不同县区执法尺度不一的问题。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涉税信息共享制度。加强与司法机关、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形成执法合力,消除信息孤岛。
二是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整合征管系统、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等多源数据,构建全流程风险监控网络。建立动态数据库,切实做好与市场监管、社保、银行等多部门的常态化信息共享。推进智能风险识别。建立“虚假地址+票流穿透分析”“资金流水追踪”等模型,对企业研发费用归集、加计扣除、技术转让等高风险领域建立专门的预警模型,实现动态监控和精准风险预警。优化征管系统功能。建立进销项自动比对体系,实时监控发票开具与申报情况。
三是创新服务方式。以纳税人需求为中心,建立“AI+税务助手”,开发智能语音和图文交互系统,实现7×24小时政策解答、申报辅助和风险提示。基于大数据分析,主动推送优惠政策提醒,如小微企业减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健全监督网络,拓宽监督渠道,扩大监督范围。完善争议化解机制,建立“分局调解—县局复核—市局裁定—省局终审”四级争议调处机制。引入“执法观察员”制度,邀请人大代表、行业代表等参与。加强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基层人员综合素质及征管系统操作能力。优化人力资源及岗位配置,盘活现有的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九江市税务局)